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有妖,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事大違常情,必有妖。”嶢關的幕府只是藍田道方向楚軍的幕府,襄城城內才是楚軍真正的幕府所在。攻城旅順利攻佔山口固然可喜,然而這種順利讓人吃驚,每日清晨例行的府議上,酈且如此說道。
“司尹以為……”淖狡和魯陽君看著他,想知道他的判斷。
“秦人或誘我深入,”酈且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若秦人真是誘我深入,那為何前次夜襲不成?”魯陽君對酈且並無成見,只是感覺酈且的判斷無法自洽。秦軍棄守山口是很詭異,為了奪取山口,成通又調了期思、下蔡兩師前往三岔口,打算與秦人血戰。然而根本沒有什麼血戰,秦軍主動棄守山口。
魯陽君的問題酈且回答不出來,魯陽君接著道:“秦人亦會謬誤,蒙恬年少,不及其父蒙武持重,棄守之舉當是幕府地理謬誤所致。”
“蒙恬年少,然蒙恬幕府乃蒙武之幕府,蒙武幕府又是當年蒙驁之幕府,謀士豈有錯謬?”酈且反駁道。“我以為此事有詐,我軍不可輕進。”
“不可輕進?”這次連淖狡也出聲了。
“暫不輕進。”酈且解釋了一句。“秦人雖已收粟,然糧秣仍缺。我急欲攻入關中,彼亦急欲敗我……”
“事已至此,司尹何必再言?!”淖狡重重嘆道。
對秦人保持攻勢,迫使秦人集結兵力,但並不急於攻入關中。簡單的說就是拖,這才是作戰司真正的戰略構想。只是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並不清楚秦國國內的糧秣情況,十年來每戰皆勝,秦人看見楚師就速速退走,朝臣、將率不想拖之不決,而是想速速亡秦,結束戰爭。
這便是決定發起西線攻勢的初衷。之後秦國大飢的訊息傳來,作戰司即便想舊事重提也已經不可能了。
拖與攻實際難較優劣。楚人性急,厭惡拖之不決,喜歡速戰速決;熊荊則希望再一次堂堂正正擊敗秦軍,不喜歡拖著拖著秦人全都餓死,因此同意攻入關中而非拖垮秦國。
行事喜歡如此,還有一個問題酈且自己也沒辦法回答:若是給秦人予喘息,三槳戰舟造出之後秦人從隴西至齊國,對楚國全線進攻怎麼辦?
大國戰爭是什麼?大國戰爭絕不是現有武器引數對比,大國戰爭是全社會、諸領域的全面戰爭。戰爭中,武器與戰術迭代極快,前一次會戰的優質武器,下一場會戰便將淪為平庸,再下一場會戰也許就會被敵方壓制;戰術也是如此,前一場會戰行之有效的戰術,下一場會戰也許會失效,等到第三場、第四場會戰,戰術將被敵軍完全剋制。
十年前清水之戰,楚軍即便包圍了秦軍,也對秦軍無可奈何。之後楚軍武器與戰術飛速進步,十年後秦軍已不敢正面對敵。不光楚軍進步,秦軍也在快速改變,雖然這種改變皆由楚軍啟發,同時受制於技術和體制,很多都無法實現。
楚國東遷之後並未經歷漫長艱苦的大國戰爭,酈且無法體會這種武器與技術不斷進步,勝負孰難意料的戰爭。尤其是秦國素來被關東諸國鄙薄,被關東視為化為之地。
熊荊本來也抱著類似的看法,但秦國連通了西方,招募極西造舟工匠來秦,情況又不同了。崑崙山以西有太多不能讓秦人得到的東西,秦人一旦聯通崑崙山以西,以秦國的體量,勢必要改變天下的勢力格局。最好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秦國未改變之前,滅亡秦國。
淖狡言語沉重,酈且低頭不言。魯陽君這時問向了勿畀我:“秦人可有異動?”
“未有訊報。”勿畀我搖搖頭,“此事下臣將回府商議,再使侯諜探知。”
“我軍已登上鴛鶩山,待工卒探明道路,便可迂迴至山澗後方,此事不及也。”淖狡明白勿畀我的意思,他覺得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不及下臣也當盡力為之。”勿畀我道。此言說完,見淖狡與魯陽君沒什麼吩咐,他起身揖了揖,便隨即退下了。
“此事必然有妖。”同樣的判斷出現在秦國曹曹掾桓齮口中。
他之外,趙國曹曹掾的禽伯也表示贊同,“鴛鶩山死生之地,秦人必要死守,焉有棄守之理?”
“那秦人慾將如何?”勿畀我看向兩人,自己也在思索。
“棄守乃因秦人已有必勝之心,不然為何棄守?”桓齮道。“酈司尹所言有理,蒙恬年少,然蒙恬幕府謀士皆是其父之謀士,腹心蒙珙曾是其祖蒙驁之腹心。如此老練,豈會犯下錯謬。”
“必勝之心?”桓齮的提點讓勿畀我渾身一震,他想到了什麼,但不敢確定:“難道、難道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