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英明,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速至芝罘,三千餘里,途中還有三門砥柱之險,非十數日不可至。十日,荊人必再至。”
衛繚聲音不大,但一口氣分析完其中利弊,還提到了三門砥柱,那個地方就是個鬼門關,必須小心行駛才能透過,稍有不慎就要舟毀人亡。
“然荊人四月遷於蓬萊!”趙政沒生息了,可他沒有忘記要阻止楚人避遷。
說到這裡衛繚也發怔。如果舟師不能阻止楚國遷徙,那麼大王又會催促王翦南下決戰。他不得不在苦笑中改變主意,道:“如此請大王速命關中舟師急至芝罘,齊地舟師亦當退入濟水,以防荊人再至有失。”
“不必!”趙政顯然有比退出芝罘更好的主意,“傳寡人之命,使齊君速救芝罘。”
“齊人?”芝罘就在齊地,齊人救援是最近的。衛繚聽聞趙政要齊人救援很是驚訝,但他話一出口就馬上轉換語氣,連連點頭道:“可也。大王英明。”
趙政自然英明,秦齊為盟,好惡同之,秦國的敵人就是齊國的敵人。再說芝罘港又是齊地,齊國怎能坐視不管?王命傳到即墨,沒有齊相的正朝上,大行田圍通讀秦國的要求後,諸大夫們面面相覷。
“君等以為如何?”沒人說話,大司理田爰出聲相問。因為即墨士卒不願驅散暴民,還暗中支援暴民,此時王城正門仍被暴民堵著。齊國如果派大軍前往芝罘與楚軍交戰,那就不是現在萬餘暴民了,那將是十萬、數十萬暴民。
可是如果不出兵,秦王必然大怒。秦王大怒,好不如容易退兵的秦軍又要再來,而後說不定先滅齊國再滅楚國——‘我跑不過老虎,可我跑得過你’。列國爭相賄秦本質是就是這種‘跑得過你’的精神,不是不清楚秦國的野心,不是相信秦王的操行,也不是追求不亡,而是追求最後一個亡。
“或可遣王卒救之。”有人提起了王卒,王卒就在即墨。如果不是即墨士卒阻攔,他們早就將王宮前的暴民驅散了。
“王卒若去,即墨何安?”王卒是聽命的,可王卒一走,即墨就不安全了,這很讓人擔心。
“即墨大夫以為此事如何?”沒人願意做背黑鍋的齊相,田建又不再視朝,諸人漸漸預設以大司理田爰為首主持朝政。此時田爰問向閉目不言的即墨大夫田合。
“楚人送錢於我齊人,秦人殺我齊人奪我齊地廢我子母錢,商賈、良民皆惡秦。遣軍至芝罘救援秦人舟師……,嘿嘿。”田合笑了兩句,而後才說出讓諸大夫驚懼不已的話:“即墨之卒當欣然往之,至芝罘,其必與楚軍共伐秦人而後快。”
“士卒焉能不聽號令?!”無比心虛的質問,大廷上安靜,這才清晰可聞。
“號令?”嘿嘿笑完的田合看著說話的大夫。“彼等與秦人會盟時,可曾想過士卒之意?”
“大夫以為盟秦謬乎?”這一下大夫們終於理直氣壯了。“若非我等親秦背楚,齊國早亡!士卒不明國事也罷,然若非彼等陰平大潰,又何須我等負朝秦暮楚之罵名,與秦人相盟?”
“你等擔負罵名?”田合冷笑。“你等於此安然無恙,乃相邦聞命死也!”
背楚而親秦,確實暫時儲存了國祚,然而秦國對齊國一有什麼令命要求,齊國內部就分歧不止。如果不遵從秦人,秦王一怒之下齊國便有亡國亡社稷,田氏也將絕祀,幾百萬齊人也將成為秦國的官奴隸。
是該像以前那樣繼續委曲求全,還是該咬牙與秦人魚死網破,這是一個關乎自身存亡的問題。然而這個事關重大的問題正朝大夫們並沒有討論多久就又一次解決了。次日,正朝大夫們唯一可以依靠的王卒盡數拔營,往北行往四百里外的芝罘。
王卒拔營之日,王宮前的暴民散了一大半,他們人人高喊著萬歲給王卒送行。這不是預祝王卒凱旋,這是在提前慶賀助紂為虐的王卒全軍覆沒。
“將軍……”即墨庶民惡容滿面的喊著萬歲,王卒的軍帥既氣又急的向史奕稟告。
“無礙。”史奕若有若無的相答,他將第二次與楚軍交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