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不懼,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的秦軍就不得不上岸,只是秦軍也可以提前登岸,而後列陣前來。戰場的地形,前往戰場的道路,兩者都要細心選擇,乃至細心構建。
“稟大王,此乃商時辰阝國之地。”彭宗也騎在馬上,但是他不敢策馬奔跑,等熊荊縱馬跑了一段駐足停步時,他才追了過來。
“辰阝國?”熊荊沒有聽說這個國名,彭宗說這是商時的方國,沒有聽過也是正常。
“商之卜辭曰:‘往來自牢,乃逐辰阝鹿無災’,便是此辰阝國也,商人曾在此養鹿以獵,至今仍有夯土矮牆。”彭宗道。“先君莊王時,伐鄭,及櫟。子良曰:‘晉、楚不務德而兵爭,與其來者可也,晉、楚無信,我焉得有信?’乃背晉而從楚。先君莊王與鄭、陳盟於此。
陳郢之沙水西來自穎水,六十里也。入陳而過,又百里至訾毋而南。故臣以為,當戰於鴻溝以西而非鴻溝以東。以東,僅百里之沙水;以西,北面穎水雖由西而來,然洧水北來也。”
彭宗細說著陳郢以西的地形,這大約是一個倒置著的‘A’字。沙水就是中間那一橫,西側是穎水,東側是鴻溝,頂點則是項城。形狀是這樣的形狀,具體比例上,中間那一橫有六十里;東側鴻溝水道上,項城到陳郢七十多里;西側穎水水道上,項城到穎水、沙水交匯點大約也是七十多里。
彭宗的意思將戰場放在鴻溝以西,這裡可以有兩種佈置,一種是揹著沙水列陣;另一種則是放秦軍過沙水,楚軍揹著鴻溝、穎水交匯處列陣。揹著沙水列陣,可以取得前年襄城之戰李信背水列陣的效果,敵人騎兵無法迂迴側翼。考慮到秦人有四萬騎兵,這四萬騎兵好似一記重錘,一次就能將楚軍軍陣錘碎,背水列陣很有必要。
“鴻溝以西,道寬也。”莊無地表示出不同的意見。“道寬,秦人列陣而來,我如何擊之?我軍確當背水而陣,然若秦人軍陣未整,亦當在其未陣之前速速擊之,如大敖破李信之役。”
莊無地提起去年老鴰山一戰。郢師之所以能擊敗李信二十萬人,最重要的就是李信二十萬沒有展開。象禾關以南道路崎嶇,李信也沒辦法展開。
“蒙恬六十萬人,我軍不應與其堂堂陣戰,而應趁秦人未陣而戰。”莊無地再道。包括大司馬府內在,將率們有兩種意見,其一就是兩軍堂堂陣戰,結結實實與六十萬人廝殺一場;
其二就是莊無地這樣的意見,像去年對付李信一樣,在秦軍六十萬人未全部展開時猛攻上去,將六十萬攪亂,迫其自潰。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秦軍老卒不多,新卒不少,即便是老卒,這種時刻也無能為力。
“何必如此?”項超反對莊無地的提議。“理當陣而後戰,不然,秦人敗而怨我。堂堂陣戰,秦人敗而懼我,如昔日之渭南。軍司馬以為我軍不勝?!”
“我?”沒想到項超說出這樣的話,莊無地真不知道怎麼答,他只能看向熊荊:“大敖破李信之戰,未陣而戰也。破李信如此,破蒙恬亦可如此。”
渭南之戰與老鴰山之戰都是熊荊指揮的,一個陣而後戰,一個未陣而戰,大概只有熊荊才能說得清那個是對的。諸人的目光都注視著熊荊,熊荊目光此時則看向十幾裡外的鴻溝,綠油油的溝岸上枯柳已然抽芽,一隊載著庶民的大舿往南而去。
這是陳郢以北遷徙的庶民,他們又要像上次一樣聚於壽郢四郊。熊荊眺望這些遷徙的庶民,將率們也跟著他眺望,然而他的目光並未只停留在那些大舿身上。他轉身四顧,沙水以西的田畝上都有人在勞作。春天到了,農人已在春光中耕種。
“庶民不懼。”熊荊環顧之後微笑。楚軍雖然敗於大澤,但庶民不懼戰場就在咫尺之外。
“庶民不懼,我等又何懼?”他再道。這似乎是在回答項超與莊無地的爭執,又好像在自言自語。
“大敖英明!”項超感覺熊荊是站在自己這邊,當即揖道。
“秦人乃六十萬,我軍……”莊無地再度提起這個令人驚懼的數字,他還沒有說完,遠處令騎已越來越近,高喊著急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