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決定,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加上新多出來的大約四萬噸水泥船,大約四十八萬噸舟楫帶著二十多萬楚人,乘著最後的東南季風橫渡東海,前往四千多里外的新郢。跟著楚人的遷徙舟隊,少部分魏人與趙人也遷往蓬萊,可是他們的舟楫還是太少,遷徙的人數不及萬人。

與楚國類似,只有貴人的子嗣和未傅籍的童子可以離開大梁,像魏王魏增、趙太后靈袂、趙王遷,這些人不說遷徙,就連橫渡牧澤前往啟封都做不到。畢竟靠著幾艘樓船的掩護,遷出去的人實在有限,他們如果一走,大梁城內的軍民很可能會失去堅守下去的決心。能期望的,只能是今年的冬日大梁會下雪結冰,只有牧澤結冰,幾十萬人才能離開大梁避往楚國。

楚軍希望今年冬日下雪,魏人和趙人也希望今年冬日下雪,唯獨沙海大營的王翦不希望今年冬天下雪。正是靠著水澤的重重阻擾,擁有強大舟師的秦軍才能牢牢地釘在沙海。一旦下雪,水澤冰封,楚軍必會趁機攻至此地。

沒有準備好決戰的秦軍該如何應對楚軍的進攻是一個問題。新卒訓練已畢,而兵甲——一件可喜的事情是少府不知從哪裡弄來了兩萬多套鉅鐵兵甲,其中的鉅甲雖然只是最普通的楚制鉅甲,可要比少府送來的八萬套布甲強上不少;再就是鉅鐵矛頭,兩萬多支完全沒有使用過的鉅鐵矛頭,加上原有的三萬多支矛頭,最後再加上少府認為合格的可以破甲的兩萬多支矛頭,秦軍現在有八萬多支可以破甲的酋矛。

八萬多支以外,就是些不合格酋矛了。這種酋矛除非刺中鉅甲薄弱之處,或者刺中鉅甲的縫隙,對身著鉅甲的楚軍可以說是在撓癢。對此王翦也沒有辦法,少府只能製造這樣的酋矛。他也不敢告訴諸將之外的人實情,一旦告之,全軍必將大亂。

可惜兵甲的缺陷還是被一些士卒察覺,尤其是從陳城逃回來的老卒。他們發現下發下來的新酋矛不是太脆便是太軟。太脆,刺到硬物非常容易斷裂;太軟,硬物還沒有刺入矛頭便已起卷,好在他們沒有楚軍的新式鉅甲作為標靶。

“今年必雪。”十月的沙海大營幕府已遍是寒意,軍中士卒人人加衣。對照往年的情況,今年肯定會下雪、下大雪,因此腹心劉池提醒王翦道:“若荊王此時攻我……”

“如何?”王翦看著他的腹心,想知道他有什麼對策。

“大將軍欲與荊人戰否?”劉池問道,目光裡帶著一絲期盼。

“與荊人與戰可勝否?”王翦反問。“趙軍兩萬,魏軍或有兩萬,加之荊人,此十萬人。”

“我以為,”劉池咳嗽一聲,“此時騎軍已著布甲,鉅甲我有四萬套,布甲我有六萬三千套,至十二月當有八萬套;酋矛我有八萬支,十二月或有十萬支。若我能奪魏趙之兵甲,當可與荊人一戰。”

“奪魏趙之兵甲?如何奪魏趙之兵甲?”王翦驚問。

此前王翦打過齊國兵甲的主意,可惜齊國的楚制兵甲已經不多,如果強問齊國索要,必然會引起楚國的注意,所以只能放棄。也打過駐守穆陵關魯師兵甲的主意,但是穆陵關實在太遠,而且只有四師之卒,分出一支軍前往穆陵關全殲魯師,並不現實。

近在眼前的大梁也不可能,大梁四周皆水澤,城池又極為堅固,最重要的是楚軍在側,樓船又連通大梁,幕府沒有任何一位謀士認為可以拔下水澤環繞的大梁。現在劉池欲謀奪魏趙的兵甲,實在讓王翦吃驚。

“大將軍若欲與荊人戰,當於下雪牧澤冰封時速往啟封。”劉池找來一張地圖,指著啟封的位置道。“魏趙見我軍與楚軍相決,若救之,途中可使騎軍強襲,兩軍不過四萬人,四萬騎軍足矣;若不救……”

“不救又如何?”王翦問道:“拔大梁否?”

“然。”劉池點頭,他眼睛眨了一眨。“城內侯諜此時適時而起,只要我軍入城,再揚言荊人已敗,牧澤冰封,城內魏人趙人必將棄城而逃。”

三晉侯諜滲透秦國,秦國則反以這些侯諜滲透三晉。其實大部分侯諜都是隨風倒的,那邊有利便偏向那邊。門客出賣主君並不少見,比門客更沒有原則的侯諜賣主求榮那就更不意外。圍城十月,已經有很多魏趙大臣遣人出城向秦國效忠。

劉池打算趁牧澤冰封、大梁解圍的瞬間裡應外合拔下大梁,王翦並不懷疑。但他卻道:“然我軍與荊人相決,此時當已一戰而敗,拔下大梁奪下兵甲又有何用?”

王翦的話讓劉池一時沉默,但他的眸子不斷閃爍,顯然他心中早就有了主意。這時候他沒有說話,而是沾了沾著杯中的漿水,在木案上書寫。僅僅看到第一行王翦便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方舟/男博]虛舟

桃李酒

豪門隱婚:惹上腹黑男神

沈勁風

看不見的存在

做男人挺好的

抓個校草做手機寵物

長安如晝

本宮身邊趣多多

leidewen

極道狂龍

不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