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迎春,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行到了燈塔島,之後還將航向養馬島。如果中途舟楫沉沒,身著浮衣的童子會浮在海面上,等待救援。
‘中流失船,一壺(匏)千金’,這個時代是用匏做救生器的。匏就是葫蘆,易碎,最後造府是選用水松木作救生浮衣。這種後世用於開水瓶壺蓋的木材密度只有水的四分之一,每件救生衣保證八、九公斤的浮力,也就是說,每件救生衣需要零點零一二立方米水松木。
這零點零一二立方米水松木主要分佈在上半身,因此胸前背後的衣服厚度達十厘米。笨重是笨重,可足以讓不會水的人浮在海面。
羋玹沒有宿於王舟,而是被請到了燈塔島上。出朱方不久,她就開始暈船。上了燈塔島繼續暈,地面明明不動也覺得像海波那般盪漾。天沒亮她就醒了,這是餓醒的,暈船這幾天一直吃的少,吐得多。
“請敖後用膳。”羋霓不知為何不暈船,她見羋玹醒了便奉上一直熱著的粥膳。
“菱兒如何?”羋菱也跟著出來了,丈夫朱逐則跟著她,划著一艘卒翼戰舟出海。
“尚好,說是用完晚膳方睡。”羋霓答完又道:“請敖後用膳。”
粥膳可口,吃完不久天色漸明,室外再度傳來魯陽君等人的聲音,“大海之上,波濤兇險,臣請敖後至此回宮。”
“左司馬之意,乃我一婦人不如童子否?”四日來臣下的勸解讓羋玹不甚其煩,她只能用狠話堵住魯陽君等人的嘴。
“臣不敢。”魯陽君忙道。“敖後一同試航,大敖必然不悅,臣請敖後回宮。”
“大敖為何不悅?”羋玹笑問。“莫非左司馬比我更懂大敖之心?”
“臣不敢、臣不敢。”魯陽君無言以對。大敖與敖後恩愛,他一個臣子怎敢說比敖後更明白大敖的心思呢?
“天色已亮,若無颶風,還請左司馬下令起航。”說到起航,羋玹又想嘔吐,但她強壓下腹中的吐意,沒有羋霓等人的攙扶便站起身出了大室。室外的魯陽君等人看到她身上也穿著一件浮衣,當即低下了頭。
“敖後一同試航,大敖知後必然降罪於臣等。”沈尹尚伏低身子揖告。“臣請敖後至此回宮。”
“我已稟於大敖,言明一同試航之事,豈會降罪於你等?仰或你以為大敖不明事理?”羋玹責問道,聽聞此言沈尹尚也不敢說話了。“我聞之,新郢築於臺地之上,其西為海其東為湖,臺上桃花眾多,春日甚美。今與童子試航出海,至新郢觀賞桃花,與上巳迎春何異?”
把艱苦的航程比作上巳節迎春,目的是為了觀賞新郢附近美麗的桃花,只有女子才有會如此瑰麗浪漫的想象。極力反對羋玹出海的魯陽君聞言也不免對新郢桃花產生些嚮往,完全忘記要觀賞那些桃花必須提著生命,橫跨數千裡的大海。
“左司馬,起航吧。”羋玹的語氣讓魯陽君無法拒絕,他長嘆口氣,沉沉點頭。
“敖後有命:早食起航!敖後有命:早食起航……”旦明時分,舟楫上眾人睡意朦朧,傳達命令的小艇便遊走在舟楫之間,宣告出發的命令。
命令下達後半個時辰,飄揚著三頭鳳旗的王舟便起錨出航,它划行在舟楫的間隙中。羋玹站在甲板上,她沒有再穿那件浮衣,也沒穿狐裘,就著這一件純白色的展衣。王舟穩穩的向前,想到丈夫曾經說過,你必要讓所有人看到你。她往前了幾步,站到了王舟的舟艏。
朝陽初升,她迎著朝陽巡視著每一艘舟楫。划行四日、暈船愈盛的童子們一時間全扭頭看向那面迎風飄揚的鳳旗,也看向鳳旗下站著的她。他們滿是冰冷的心禁不住生出些溫暖,接下來的千里航程也被暫時遺忘。他們不再是一個人、一艘舟楫,他們身邊有數百艘舟楫,有與自己一同前往蓬萊的敖後。
“海舟起錨!”不久,停泊在最外側的海舟傳來起錨的喊聲,粗大的鐵錨從海水中提起,風帆也緩緩降下,它們將航向朝陽升起的方向。
“起錨起錨,戰舟起錨!起錨起錨,大舫起錨!起錨起錨、漁舟起錨……”一層一層的,海舟起錨後,戰舟、大舫、漁舟、民舟依次起錨,舟吏的呼喊充斥其中,人聲一時喧囂,整片海域仿若沸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