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章 波濤洶湧,帶崽穿越,小雪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湯村長和牛篩子腳步更是沉重,眼瞅著一個個難民們考慮的都是充為軍戶的不甘和委屈,卻沒一人考慮,落戶海灣建新村。 湯村長顫抖的雙手死死的拽住了周言郎的衣角,他雙眸中充滿了不安,哆嗦的雙唇張張合合卻沒發出任何聲音。 牛篩子的表情也不好看,他雙眼無神,呆滯的瞅著前方默默抹淚的難民們,臉色蠟黃的嚇人。 周言郎無奈的嘆了口氣,只能輕聲的安撫著,按說只能算上中年漢子的兩位老人兒。 “表叔,大姑父,你們要是信我,就不要自己嚇自己。早年我就看過有關津海府註釋,十年前海灣確實經常發生海嘯,但近十年來沂海再無海嘯登陸津海府。 而津海府海灣那裡,幾十年來海水一直向東倒退,衍化出越來越大的陸地和沙灘。 據說十多年前海灣那裡陸地,方圓都有百里之多,不說建村落了,建一個縣城都足夠了。 你們尋思一下那裡有多少荒地可以開墾?六年不納稅,咱們想養活自己非常容易。 另外,海里魚類品種繁多,我們村新加入的船家十三兄弟,個個都是造船高手。 相信我,定居海灣不會再出現一年有半年吃不飽飯的情況。我不能保住落戶海灣家家富有,戶戶有銀錢,但最基本的溫飽還是能保證的。” 湯村長和牛篩子雙唇張張合合,他們很相信周言郎的話,更向往他口中的生活。 老百姓求啥,一年到頭,起早貪黑忙活個不停,只為一家人一日二餐能填飽肚子。 他們最大的願望不過是,餓了有糧,冷了有衣。 可別說一日三餐,古代應該沒一日三餐這個說法,甚至直到現代,在一些地方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不超過四十年的歷史。 湯村長和牛篩子雖然非常向往周言郎所說的溫飽生活,但他們才剛到達關州府外沒多久。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們就聽到了許多關於海灣可怕海嘯和肆虐颱風的版本。 周言郎早就察覺到這些傳聞背後有人故意煽動,其實要安置幾十萬難民在偌大的海灣並不是什麼難事。梁王甚至還頒佈了許多有利於難民落戶海灣的政策,但至今沒有人願意去海灣落戶。 難民們寧願成為軍戶,也不願去海灣落戶,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軍戶並不受梁王的管制,但在梁王的領地上卻出現了這樣一批掌控軍戶大權的人,這其中必然暗藏洶湧,詭譎莫測。 周言郎瞥了眼,依舊糾結和惶恐的湯村長和牛篩子,他示意湯村長和牛篩子去無人的地方說話。 三人走到了城牆右側的拐角處,周言郎掰開了揉碎了跟湯村長和牛篩子說。 “表叔,大姑父,你們想必聽說過,梁王是前皇后的兒子,他的外祖威遠將軍曾是一位聲名顯赫的武將,馮家軍一直是徐川王朝最強悍的兵隊。沒有馮家軍,可以說就沒有現在的徐川王朝。 甚至當今皇上能坐上龍椅,有一半功勞是因為他娶了馮皇后。 沒有威遠將軍鼎力支援,沒有馮家軍威懾,坐在皇位上的不一定就是當今皇上。 當然最大的功勞屬他同胞姐姐大長公主,也就是小將軍的奶奶。 這皇家的事兒,本不該說給你們聽,但現在你們要多少了解一下當前局勢,不能被有心人蠱惑了。 誰都清楚大長公主是為皇上下嫁武安國公,雖說武安國公配的上大長公主,但以當初大長公主的才華,擇偶的標準應該是文官更為相配。 可她義無反顧的嫁給了武安國公,甚至和馮皇后成了閨中密友。 當時朝廷上只有馮家軍和穆家軍威名遠播,甚至馮家軍稍微有一點動作,都能震懾周邊各國。 大長公主為了皇上,不僅和馮皇后成了閨中密友,同時也撮合了馮皇后和皇上締結姻緣。 一度夾縫求生的當今皇上,有了武安國公和威遠將軍鼎力支援,才成功的坐上了那個位置。 可,坐穩皇位後,馮家軍甚至穆家軍都成了皇上心中的刺兒,自古帝王多猜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皇上敬重大長公主,不好直接對穆家軍下手,因此,威遠將軍和馮家軍的衰敗早成定局。皇上不願揹負罵名,縱容現任皇后誣陷,最終馮家一百三十八口無一倖免,馮皇后悲痛欲絕地從城樓跳下。 當時,梁王年僅13歲。大長公主不顧宗室禮法,堅持在馮皇后的棺前讓其兒子與長公主成婚,強行將長公主娶回家做兒媳婦。 13歲的梁王在大長公主和長公主的堅持下,離開皇宮,前往封地就藩。 長公主脾氣倔強,新婚後丟下靖安侯,跟隨胞弟前來津海府,從此再也沒踏入京都一步。 大長公主對皇上徹底失望,更覺得愧對馮皇后。同年,武安國公上交兵權,將穆家軍直接交給了皇上。 穆家沒了兵權,皇上特准靖安侯追隨長公主,在津海府定居。 然而,隨著馮家軍的消失,穆家軍在一群別有用心之人的打壓下逐漸衰落。一直以來,馮家軍和穆家軍震懾著周邊各國,這些國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個一雪前恥的機會。外敵在邊疆挑起戰爭,朝廷上卻再無可用之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