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雪山村的新面貌】
我和賭毒不共戴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4章 【雪山村的新面貌】,重生1981開局救了鄰村姐妹花,我和賭毒不共戴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爺子的提議就像黑夜的閃電瞬間,讓彭萬華意識到了自己或許該做點什麼來改變這個現狀。
樹立行業標杆對某些同行或許有用,但不代表對所有食品行業有用。
畢竟良心這種東西,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有些人先天缺失,後天也不會因為彭萬華旗下的標杆而改變。
他現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技術有技術,想搭一個質量認證平臺,幫助使用者鑑別良心食品完全是手拿把掐的事。
“怎麼,很困難嗎?”彭老爺子見他沒有出聲,還以為這事很困難。
“沒有,我是在考慮該怎麼樣籌建這樣的質量認證體系。”彭萬華說道。
在他看來,僅僅在國內做這事沒有什麼影響力,必須把國際標準和一些機構一起拉進來。
因為食品問題很多國內即便報道了也會悄無聲息的消失。
必須由國外的機構或者企業報道出來才會有影響力。
而且這事除了公益機構和企業,最好還能有大學高校一起參與。
萬華大學,其他如歐美、澳洲的大學也拉進來。
最好這是由萬華大學來主導,萬華大學有食品學院,還可趁此良機樹立行業影響力。
一舉多得!
三下五除下理清了思路後,彭萬華把大致想法和老爺子說了一遍。
“行,就按你的思路來吧。”彭老爺子滿口讚賞。
嘮了一會嗑。
老爺子今年已經89歲高齡,不過依舊口齒清晰、能吃能睡。
可能是這輩子條件更好了、生活更舒心了,身體狀況比彭萬華上輩子好了很多。
“你這幾年沒回來,村裡變化很大。”彭老爺子道。
“哪些變化?”彭萬華其實都知道,只不過和老爺子多聊一會兒天,故意問道。
“村裡都搬進了新村,家家戶戶都是三層大別墅,前面院子後面花園,比以前不知道乾淨整齊了多少倍!”彭老爺子高興道。
“我們村現在可是十里八鄉乃至省裡都是有名的富裕村,那些個外面小姑娘以前一個個瞧不上我們村裡的男娃,現在一個個削尖了腦袋想鑽進來。”
“你大學畢業那會,我們村總共才四百多號人,現在已經有超過三千人了,除了比方集少一點,現在已經是整個鎮最大的村了。”
“而且我們村人口還在不斷上漲中,現在村裡已經完全大變樣了。村裡基礎設施方面,像廣場已經全部完工,小學、體育場、文化站、閱覽室、超市、醫院、菜市場應有盡有,水電氣網全部都通了!”
彭萬華點點頭,“那的確比以前方便了很多。”
“對了,那些老房子怎麼處理?”彭萬華忽然想到了老家,他這幾年沒回去,再回去估計都見不到老家了。
“村裡拿了一筆錢出來,願意推倒舊房子的都有補貼。其實除了少數幾家房子比較好,大多數都是草房土房,根本沒什麼可惜的。當然我們幾家新建沒幾年的磚瓦房,還有老宅都還在。”彭老爺子道。
彭萬華一聽,就放心了。
“不過你爹最近在新村後面的半山坡拿了一塊地,說要給你們幾個兄弟姐妹建幾棟莊園別墅,到時候你們回來起碼都有自己的房子。”彭老爺子補充了一句。
彭萬華點點頭,新村後面的山一連串的大山。
那半山坡以前都是雜草荒蕪、荊棘遍地的山地,面積非常大。
至於老爸的安排,彭萬華非常認可。
他這邊如果回去一趟,單單帶著子女回去,人數都超過了兩支足球隊。
沒點大的莊園,光靠老家那幾間房,還真住不下。
“對了,回頭我讓人把莊園規劃出來,到時候把圖紙發過去,就按照我規劃的來吧,預算的問題也不用你們操心,我這邊都會一併提供。”彭萬華覺得既然要造那就造好一點。
“可以。”彭老爺子表示同意。
他又道:“村裡基礎設施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好,主要還是村裡的企業和經濟好起來了。像農業公司那邊,已經成立了雪山農業集團,經營範圍包括養殖黑豬、牛羊、老母雞、麻鴨、獅頭鵝等,還有生產糧食、瓜果、蔬菜之類的。
單單去年一年農業集團就分紅了1億9000萬。”
“好傢伙。”彭萬華聞言,忍不住感嘆。
光一個農業集團,平均每人就能分紅好幾萬,怪不得村裡家家戶戶都是大別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