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辣龍蝦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研究,再世為民,超辣龍蝦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欲要夫子行、不可一日清
那個小帥哥和所有的學子都是一臉的疑惑,不知道張明說的光折射是什麼意思,本來這兩小兒辯日一直就因為科學水平有限,成了這千古難題。這俊俏的後生其實只是想為難張明,才把這千古未解之謎提了出來。
張明見到眾人都是一臉的疑惑,便笑道:“這樣,我們不妨來做個實驗。這位學子貴姓大名?”張明指著那向他提問的俊俏小哥說道。
只見俊俏小哥看張明指著自己不由臉一紅說道:“蘇林”
“哦!好!蘇林同學請你去打一盆水過來。”張明笑著說道
那蘇林見全班這麼多同學,偏偏讓他去打水,不由得心說‘見我為難你,就公報私仇,讓我去幹這跑腿的活計’。
張明見這蘇林不情不願的出去後,便朝眾學子說道:“既然大家也對這些物理知識感興趣,那麼今天我便給大家講講自然科學。”
眾學子都是一臉迷惑,他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孔孟教育,從沒聽過什麼自然科學,在這個獨尊儒術的時代,其他一切學說,都被認為是旁門左道。
張明朝學生們說道:“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所依所學都是孔孟之道。這些儒家典籍教會了我們怎麼為人處世,瞭解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剖析了不少朝代更替、歷史發展的規律。這些儒家典籍是我們成長生活的精神糧食,它主要是幫我們積攢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經驗。那麼這自然科學就是教我們人與物的關係、物與物的關係。比方說:為什麼成熟的蘋果只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掉?為什麼在大海上遠去的船最後消失的是桅杆?人怎麼樣才能飛到天上去?什麼是天狗食月?等等!這些都是自然科學。”
臺下的眾人都是呆呆的看著他,不明所以。
這時蘇林端著一盆水進來了,張明招呼學生都到講桌邊。
只見張明把一杆毛筆斜插進了水中,讓同學們觀察有什麼變化。眾人都好奇的盯著這毛筆,想看看到底有什麼變化?半晌後,一個叫錢筒的學生叫道:“我發現了!我發現了!這毛筆放進去後變彎曲了。”眾學生聽後細細一看果然變彎曲了,不由得恍然大悟。
張明讓同學都回到座位上,笑著說道:“對!就是變彎曲了,那麼你們看看這筆真的彎了嗎?”說著把那毛筆拿出來。
眾學生齊聲答道:“沒有!”
張明笑著說:“那麼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眾人都沉默了下來。
張明接著笑道:“這是因為水和我們呼吸的空氣密度不同,導致了光在傳播過程中發生的了折射的緣故,就像漁民在用魚叉抓魚時,只有叉你所看到的魚的下方才能抓到魚。”
現在對於這些根本沒接觸過自然科學的人來說,這些現象即使教了也不會懂得其原理,張明現在說這些只是要激發這些學生想要了解自然現象的好奇心。他想改變這個世界,就得從這些年輕人身上下功夫,改變世界應該從教育入手。
一上午的時間,張明大概的講解了一些自然現象的生成原因,並沒有去教那些儒家典籍,因為他昨天一下午都整不明白那些文言文到底說了些什麼?所以他打定注意以前世現代的教育內容去教這些孩子們,他們將來是這個世界的主力,是這個世界的未來。只有改變了他們才能改變這個世界!
張明下午是沒有課的,下午的課會有別的教習去帶。所以張明吃過午飯後便到外面買回來一堆東西,打算做一些教學用具還有自己搞實驗的材料。
他首先要做一塊黑板,因為這個時候的教室裡都沒有黑板這種東西,讓張明教學的時候非常不方便。他買了一塊長一米有餘寬六十公分的木板,用那墨水把整個木板都塗成了黑色,一塊黑板就成型了。張明看著黑板滿意的點了點頭,又把白灰用水捏成了圓柱狀,粉筆成型了。
張彤見他一下午在院子裡鼓搗這塊木板,不由好奇的問道:“六弟!你做的這是什麼呀?”
張明抬頭笑著說道:“三姐,你看。”說著便用那粉筆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張明’。
張彤見他並沒有寫‘李雲’不由得黯然道:“六弟,難道我們真的要在這裡待一輩子嗎?”
張明放下手中的粉筆一陣索然的朝著張彤說道:“三姐,我又何嘗不想去找大哥、二哥,現在我們處境艱難,一切都要看別人的臉色,要是那天張將軍看我們不順眼,殺我們就像捏死一隻螞蟻般容易。”
張彤看著他眼中流露出無奈的神情朝著張明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