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辣龍蝦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0章 民眾的創造力,再世為民,超辣龍蝦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話說劉博率十萬軍前往蜀州,與李響的十五萬人馬合兵一處,直殺入吐蕃境內。
本欲割地媾和的吐蕃卻是在見識到中華國的條件後,毅然決然的派出三十萬兵馬前往左貢。
大戰一觸即發!
吐蕃大相噶爾東贊親率舉國之力前往阻截革命軍,不過有道是:一力降十會!任由噶爾東贊出盡奇謀,三十萬大軍依舊未能建功。直到李響率領著五萬騎兵截斷其退路後,半月之內,這三十萬大軍被一舉擊潰!
噶爾東贊心裡早有準備,出征之前便已經曉得,自己此番出征,怕是再沒有機會回到邏些了。
眼見身後李響的追兵趕至,絕望的噶爾東贊悲壯的拔刀自刎,以自己的生命宣誓了自己對於吐蕃最後的忠誠!
三月之後劉博與李響再次率軍出征,欲要拿下吐蕃首府邏些城,卻不想那邏些城早已成了一座荒蕪的空城。
吐蕃國境甚大,佔領了南部之後,由於大沙漠的阻隔,劉博只能命蔣雄分兵前往佔據,半年之後整個吐蕃便劃入了中華國的疆域內。
當然這還不算完,劉博自得知布岱貢傑逃亡大理後,心中慾望漸動。一道公函發往大理國,要求其交出布岱貢傑。
石沉大海的布岱貢傑哪能說找到就找到,等時間一道,大理未能交出人來,那李響的五萬兵馬便屯在了大理邊境之上。
半月時間,整個大理國也淪為了中華國的疆域。
一代王朝的功績,莫過於開疆拓土!
國力的鼎盛讓呂清將目光盯向了諾大中華國地圖的北境:突厥!
這個國家一直以來便是中華國註定的死敵,而且是絕對能夠威脅中華國根基的存在,若是不趁著眼下國力昌盛將其一舉拿下,拖到以後,終究還是一個禍根!
劉博自拿下大理國之後,便率領十萬將士又返回了太原,整個吐蕃被劃歸為中華國西南道。
西南道總督由李響擔任,麾下五萬兵力據守在吐蕃西部邊境,至於南部邊境則因為有喜馬拉雅大山脈阻隔,只派了不足三千人扼守住要道。
大理國被劃歸為至南道,總督由新上任的水軍將領嶽山擔任,除了扼守西部邊陲的一萬陸軍之外,其餘防禦邊境的任務則交給了一百艘三桅戰船外加‘創新號’這艘鐵甲戰船負責。
收歸如此大的疆域,維穩便成了當下最要緊的任務,由於憲法的約束,革命軍並沒有在國內行使維穩的權利。除了各地司法部下屬的暴力機構外,最讓太原倚重的便是保安隊了。
保安隊人員必須及時進行補存,鄧濤作為國防部長下令在全國各地招募保安隊人員,直到一年後,方才又籌齊了五萬保安隊。
有了這些保安隊的加入,再加上中統的情報,維持國內穩定倒是暫時得到了解決。
國內商貿繁榮,不過光是依靠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終究還是太過侷限。沒幾年南部沿海地區便已經出現了開赴東南鄰國的商船,甚至有些野心極大的商賈,竟然率船抵達了中華國的東南鄰居天竺。
紛亂的天竺成為了中華國商賈的又一處貿易聖地,由蒸汽機械生產出來的無數貨物被商賈們用商船運往了印度半島。
得了利的第一批商賈自然引起了別人的眼紅,許多人都看到了海運的便捷,紛紛欲要將貨物乘船出海。
這個市場要求便催生出了一批沿海的大型造船廠,雙桅杆的商船太小,那便建造三桅的大船,而等到三桅船舶也嫌狹小時,便又開始建造更大型的商船。
不過藉助風帆的商船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國內商賈們紛紛將目光盯向了革命軍的鐵甲戰船。
這種大船不僅經得起風浪,而且速度非常之快,加上那海量的容積,自然讓這些商賈們眼饞不已!
奈何這種鐵甲戰船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太原科技中心的手中,而這科技中心尚屬於政府機構。
一時間數萬人的聯名請願信便被送到了呂清的辦公桌上,蒸汽輪機乃是革命軍的根本,也是中華國立足當下的尚方寶劍,呂清豈能輕易點頭應允。
等待了數月之後,眼見政府依舊沒有一絲動靜,這些商賈們終究還是按耐不住了。
全國各地有名的富商齊齊前往太原,如此多的納稅大戶聚集在了太原,呂清也不得不召開了國內第一屆全國貿易大會。
這第一屆全國貿易大會一經政府批准,全國之內的大小商戶猶如吸血的螞蟥一般,全都湧入了太原城內。
呂清本想用減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