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辣龍蝦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8章 說和,再世為民,超辣龍蝦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身暖北枝寒
話張明在得知遼東三萬百姓慘遭屠戮後,怒髮衝冠立即寫了一封不留戰俘的信件,派人前往遼東送於黃露手上。而此時恰巧呂清前來尋他,幾日前他得到了三地府衙官員的彙報,在關內道綏州北部發現了煤礦,而在靈丘與平型關附近還有忻州五臺發現了兩處鐵礦。要開採這些礦藏必須要用到大量的人手,而此時生活富足的轄地內百姓,全都因為採礦太過危險,不願前往開採。這次正好碰上張明道不留俘虜,所以呂清便建議,效仿蜀州葉正平,將這些戰俘全都用來開礦,既不用支付工錢,又可以達到目的,何樂不為呢!
張明在瞭解了詳情後,便趕忙派人追回了正在前往遼東路上的軍統將士,又重新擬好一封書信才讓他又前往了遼東。
用戰俘開礦也讓張明想起了前世,倭人奴役國人開礦的往事,既然他們現在落到了自己手裡,哼哼。。。
三之後張明又收到了黃露送來的捷報,從捷報裡方才得知,此戰竟然俘虜了十二萬戰俘。
張明急忙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呂清,因為這些戰俘的規模確實是太大了,開採三處礦藏確實用不了如此之多的人手。
呂清在聞聽竟然有十二萬戰俘後,也傻了眼,只見他沉吟了半晌道:“我估麼著三處礦藏有六萬人便足以,每個礦上兩萬人已經不少了。”
三處礦藏六萬人,也就是還有六萬人是用不上的,而這六萬人張明也早就想好了他們的用處。
早在幾年前,張明便與蘇鵬在製造監製造出了水泥,現在革命軍控制著大半個大宇江山。諾大的江山,交通十分的不便,除了太原城內的主路上是青石鋪地外,其餘地方全都是土路。這些土路一到雨雪氣,便會泥濘一片,非常難校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一個偉人提出的論點,張明也深以為然。要加強大宇各地的聯絡,解決交通是重中之重。
修建聯絡各地的水泥路一直都是張明的夢想,但是這個工程實在太過巨大,在這個時代,只能透過無窮的人力才能操作。苦於沒有人手的張明,便將這個想法給擱置了下來,直到前呂清想要用戰俘開礦後,張明才又將這個想法擺上了檯面。
黃露在得到張明的信件後,便派五皇子李羅率領三萬革命軍將士,將這些俘虜全都押送回太原。而他自己則是準備率軍進入高句麗境內,因為張明在信中的很明白,朝鮮半島必須控制在革命軍的手裡,這樣才不會再發生遼東被入侵的事情。而且信中還提到,現在轄地內需要人力的地方非常之多,所以希望黃露效仿葉正平的作法。雖然張明沒有明,但是黃露自然是清楚張明要表達的意思。
又過了十餘日,這十二萬戰俘浩浩蕩蕩的開到了忻州地界,張明與呂清就地便將這些人分派完畢,三處礦藏個發配了兩萬人前往。而剩餘的六萬人也全都發配到靜樂附近準備開窯燒製水泥,修建大宇有史以來的第一條水泥路。
這些戰俘全都由保安隊接管,負責看押和管理。只三後,這些俘虜便已經全部開工,先是在各處礦藏附近搭建他們自己的住所,又選出一些會烹飪技巧的人來負責做飯。
要管理這些戰俘,當然不可能事事都要保安隊去操心,所以五皇子李羅得到張明的指點,把這些戰俘分為了幾個大隊,挑出幾名大隊長,每個大隊再分為幾個隊,再挑出一些隊長。讓他們自己人管理自己人,這才是馭人之道。
有了這些戰俘,不出十日這三處礦藏已經開始源源不斷的挖出了煤礦、鐵礦,這些煤礦與鐵礦又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了太原,進入製造監與火器監。
而開山採石,燒製水泥的工作也在製造監技術工饒指導下,開始出現了成果。兩萬人專注於採石、燒製水泥,四萬人開始按照規劃好的路線開始平整地面,鋪設石子硬化地基。
到底是人多好辦事,雖然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機械化的工具,但是幾萬人專注於做一件事,其進度也絕對是驚饒!
三個月後,這六萬饒戰俘鋪路隊,已經在太原與忻州之間鋪設了一百多里的水泥路面。這條水泥路絕對是按照張明的想法在鋪設,那寬度絕對達到了後世雙向四車道的寬度,而且這條水泥路的質量也是沒的,厚度已經達到了一尺,在這一尺水泥的下面,還有一尺半的碎石墊底。反正不花錢,能修多好修多好,能修多堅固,便修多堅固。
而在此期間,蘇琳與大嫂杜薇也來到了江南嘉興看望二公主李蓉。那陸國元也剛剛從黔中道平塘與葉正平會盟回來,他在見到張明的家眷來訪時,一時間也覺得有些詫異,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