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井渠之法,墨唐,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懷玉為眾人倒上鮮紅的葡萄酒,朗聲道:“我知道孔兄遠在高昌並不缺少葡萄美酒,然而墨兄在登州等地釀製的葡萄酒並不遜色於西域葡萄酒,孔兄可要好好的品嚐一番。”
孔惠索擺擺手道:“現在高昌哪裡還有好喝的葡萄美酒,連釀酒師都被墨兄打包會登州了,現在整個高昌都在製作葡萄乾。”
“那可是高昌百姓的損失,卻是我等大唐百姓的福音呀!”程處默嘿嘿一笑道。
“那可不盡然,以前高昌美酒就是釀造再多也不過富了皇室而已,葡萄乾的收益可比之前釀酒要高得多,而且人人皆可製作,現在高昌百姓的生活可比之前好太多了。”孔惠索如實說道。
正是葡萄乾的生意火爆,高昌百姓獲益不少,這才讓大唐在高昌站穩了腳跟。
“那倒也是。”幾人紛紛舉起酒杯,一時之間,彷彿回到了曾經歡快的歲月,回憶同窗之誼。
酒過三巡之後,程處默大手一揮道:“既然高昌已定,依我看孔兄就不要回去了,我等兄弟在長安城經常聚聚,豈不快哉。”
孔惠索搖頭道:“哪有那麼簡單,高昌雖定,但是畢竟時間過短,言同音並未全面推行,外部更有西突厥虎視眈眈,孔某此次回回長安城,就是要奏請朝廷增加駐軍,以應對西突厥威脅,卻屢次被駁回。”
“這是為何?”尉遲寶林不解道,西域的重要性人盡皆知,只要有大唐的兵馬在,就能保證絲綢之路暢通。
秦懷玉不假思索道:“還能因為什麼,想來也是因為太過遙遠,糧草不濟,根本養活不了太多的兵馬。”
想要應付西突厥的威脅,大唐的駐兵要以騎兵為主,而養活騎兵那就代表著消耗更大,高昌等地的產出養活不了大批的騎兵。
孔惠索點頭道:“秦兄一語中的,高昌距離長安城足足七千裡,其中更是相隔八百里瀚海,道路難行雖然有商戶運送了糧食換取葡萄乾,但是依舊難以滿足大軍所用。”
“那就屯田!”程處默不假思索道,歷朝歷代朝廷戍邊的不二法寶就是屯田,既可以減少長途運糧的損耗,又可以開墾邊境,吸引內地百姓定居。
孔惠索搖了搖頭道:“朝廷自然也想到這種方法,然而高昌國酷熱無比,降水稀少,灌溉農田只能用冰川融水,如今高昌等地適宜耕種之地全部都被種上了葡萄園,哪裡還有多餘的土地種植莊稼,要是強行毀葡萄園而種田,則會及其高昌民變,朝廷也是兩難。”
“這有何難!”秦懷玉朗聲道。
孔惠索心中一喜道:“秦兄,可有良策。”
“沒有!”秦懷玉斬釘截鐵道。
孔惠索頓時氣結,你沒有良策還在那吹牛。
“不過通常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將難題交給墨兄,墨兄總能夠輕易的解決。”秦懷玉雙手一攤,不以為恥道。
一旁的程處默在一旁幫腔道:“就是呀,墨兄,這個時候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畢竟打下高昌你可是當居首功呀!”
“然也,墨兄既然在長安城外有試驗田,又在可以沙漠地帶種樹,在高昌之地屯田自然也是小菜一碟。”尉遲寶林不倫不類的學著孔惠索說話,別提有多怪異。
墨頓知道這時三人再為他和孔惠索緩和關係,再加上他也不願失去孔惠索這個曾經的兄弟,當下沉吟片刻道:“想要屯田那就必須有水,而高昌等地降水是指望不上,只能依靠冰川融水,當務之急,那就是要把冰川融水儘可能的輸送到屯田之中,唯一的辦法就是興修水利,廣開水渠。”
孔惠索雖然不想接受墨頓的好意,但是畢竟關係高昌大計,只能將個人恩怨拋到一邊,這搖頭道:“我們也曾經想到過這個方法,但是水渠根本流不出多遠就會乾涸,根本無濟於事達不到灌溉的要求。”
“這種現象墨某曾經和魏王殿下商討過,水渠水量流失,一種情況是下滲嚴重,一種情況是蒸發量巨大,而高昌之地顯然是兩種皆俱,要先解決也很簡單,墨家村計劃用管道從石鱉湖引水,為整個長安城提供清潔的水源,高昌之地則可以借鑑一番。”
“用管道?”孔惠索搖頭,無論是從造價還是工程量都在高昌之地實現不了。
墨頓神秘一笑道:“管道造價昂貴,地上輸水又不可行,那孔兄何不效仿地下暗河,在地下挖地道輸水。
“挖地道輸水。”孔惠索豁然一震,心中若有所思,卻怎麼也抓不住這道靈光。
“不錯,就是地道輸水,墨某曾經在高昌城下挖過地道,地道陰暗潮溼,既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