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墨頓之罪,墨唐,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侯君集的等人的釋放,原本群情激奮的朝堂恢復平靜,恢弘浩大的西征最終落下了帷幕,雖然有些瑕疵,但是並不影響大局。
然而在民間卻引起了風波卻並未因此停息,當朝大將軍,兵部尚書被下獄,墨家子為了救同袍,太極殿請罪,每一件事情都讓百姓津津樂道。
“墨家子到底有沒有罪!”
一時之間,成為長安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墨家子當然無罪,他不但潔身自好,沒有參與劫掠,同時還約束火器軍,火器軍將士並無一人劫掠,乃是西征僅有的顏面,怎麼會有罪。”
“就是!墨家子請罪不過是為了救侯君集等人罷了,其後更是獻出改革軍制之法,為西征諸將將功贖罪。”
“墨家子有情有義,自然無罪!”
支援墨家子的長安百姓紛紛道。
“不!墨家子有罪!”
“其罪之一,掠奪高昌秘技,要論葡萄酒秘技和紡織秘技的價值,恐怕遠勝侯君集掠奪的那點贓物,依我看,墨家子不過是聰明一點,沒有直接拿錢而已。”有商家冷哼道。
隨著禁酒令的生效,以及墨家子在登州煙臺山下生產的葡萄酒一經上市,立即引起了大唐百姓的追捧,可以說日進斗金,不禁讓人嫉妒的眼睛發紅,一時之間,墨家子變相劫掠高昌之論盛傳。
“其罪之二,沽名釣譽,墨家子在高昌為求自保而拿高昌秘技自汙,回到大唐為了袍澤的名聲這才假意請罪,為諸將求情,實則為了自己的名聲而已。”一個書生冷哼道。
當有人反問,當他們設身處地,身處墨家子的名聲之後,又該如何自處的時候。
“仗義死節!”
書生大義凜然道。
眾人無言以對,然而心中卻不由冷笑,大話誰都會說,而墨家子的做法恐怕才是最聰明的。
“墨家子其罪之三,好戰之罪!”一箇中年文士大聲的呵斥道。
“好戰之罪,墨家不是向來崇尚非攻麼?”眾人不由一愣道
“非攻!”中年文士冷哼道:“那是之前的墨家,如今的墨家可和非攻沾不上邊,爾等可以算一算,自從墨家出世以來,未嘗缺席一場大戰,更甚者,號稱非攻的墨家,更是主掌了火器監,鑽研出一擊破城之法,更有傳言,墨家子手持一種絕世武器,中者必死,如此的墨家子非但好戰,更是墨家的罪人,必將將墨家領入歧途。”
頓時全場譁然,有些人想要為墨家子辯解,卻啞口無言,因為這些都是事實,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墨家子貪財,愛名,好戰之罪之說,在長安城極為盛行。
儒刊自然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看似公正的報道了這場爭論,而實際上卻是推波助瀾,一時之間,墨家子的名聲大損。
“哈哈哈!墨家子你也有今天!”儒刊之中,韋思安縱聲狂笑道,他一直看墨家子不順眼,此刻得到儒家的授意,自然不遺餘力的抹黑墨家子。
“俗話說,天要人亡必先讓其狂,墨家子太過於狂妄,才有今日之禍,再說我等可沒有編排墨家子,儒刊所刊載的都是鐵一般的事實。”馬總編冷笑道。
“這一次,我倒要看看墨家子如何狡辯?”韋思安得意道。
墨府之中。
“貪財,愛名,好戰!看來儒家之中有好手,竟然從名聲上打擊墨家。”墨頓看著手中的儒刊搖頭失笑道,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儒墨兩家都已經交過手了,這一次儒家竟然別出心裁從名聲上打擊墨家子。
“師傅,徒兒這就通知墨三師叔,讓其在墨刊上為師傅正名。”武媚娘怒聲道,正是她發現了儒刊的文章,第一時間前來向墨頓稟報。
墨頓搖頭道:“這種事情怎麼能夠辯解,最後只能是越描越黑,如果墨家在墨刊上辯解,正好正中儒刊的算盤,他們正愁沒法將事情鬧大。”
“那就告儒刊誹謗,讓他們自己登報道歉,駁回之前的報道,狄仁傑你來寫狀子。”武媚娘指揮一旁的狄仁傑道。
狄仁傑看了一眼武媚娘,小心翼翼道:“墨刊上所說的都是墨侯做過的事情,雖然立場有些偏頗,但都是事實,恐怕無法用誹謗來定罪。”
“讓你寫,你就寫,你到底站在哪一邊?”武媚娘正在氣頭上,聽到狄仁傑的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狄仁傑不由小臉一耷拉,一臉無奈。
“寫狀子那就不用了,正如狄仁傑所說,根本無濟於事。”墨頓擺擺手道。
“那也不能任由他們誣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