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梅枇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眼底波瀾,北朝紀事,綠梅枇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寺人柔聲道:“奴家也知道王妃為難。”
“那你們還——”
寺人嘆了口氣:“王妃也要體諒太后的難處。”
王妃“呵”了一聲。
連翹竟無從判斷這聲音裡的意味。
屋裡靜了片刻, 王妃的情緒大約是平緩了些,問:“那如今,太后要我怎麼做?”
寺人微微一笑道:“太后也是為王妃著想,不想壞了公主的好事——也不驚動世子殿下,請李御史和九娘子來見一見……也就罷了。”
王妃斟酌了片刻, 一時沒有應聲。她要這麼做了——她當然知道她必須這麼做,李家完了, 三娘不能賠進去。好在只是訂親, 也幸而這一年裡事多,只來得及訂親。然而到底, 她並不相信李家有這樣的膽子。
私通反賊,殺良冒功——李家能得什麼好, 元辰就是個人, 阿姐又不是不知道。
真真可笑來。要早一步讓她知道這個訊息, 還能勸阻一二,不不不……王妃忽地記起大半個月前, 嘉語來暢和堂懇求她的事。她強遷降戶, 六鎮必亂。她六鎮一亂, 恐怕會調父親北上收拾殘局。
她一旦父親收拾了這個殘局, 下一步就是功高震主, 兔死狗烹。
竟……一步一步到眼前來。王妃心裡一陣驚濤駭浪。寺人已經等得不耐煩,如果不是始平王妃著實得寵, 恐怕早撂了臉。
饒是如此, 仍忍不住出聲提醒道:“王妃?”
“讓我靜靜!”始平王妃嘴裡突然冒出這麼一句, 竟是不太客氣。那寺人一驚,愣了愣,到底閉了嘴。
連翹聽見自己的心跳得和擂鼓一樣,撲通,撲通,撲通。
是什麼事,讓王妃覺得不好和姑娘交代?太后遣了這寺人來,就只為見一見李郎君和李九娘嗎,見過之後呢?
她不知道那之後會發生什麼,以她有限的見識,也實在想不出來這寺人要見李郎君做什麼。但是姑娘定然是知道的,就像姑娘知道王妃出來必然有事一般,姑娘是知道的,姑娘讓她來,是、是想要她阻止嗎?
阻止……李郎君被帶來見這個閹人?
她像是抓到了一線生機——也許只是一根稻草,但是無論如何,她抓到了,抓牢了,她死死按住自己狂跳的心,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退了出去——“誰?”王妃的喝聲從屋裡傳來:“芳蘭,外頭是誰?”
連翹登時就不敢動了。貓在窗子下,半人高的花草——幸而還不到深秋,草木還沒有枯盡。
“一隻雀兒。”芳蘭應道,“雀兒啄食呢。”餘光定在地面的影子上,深紅一角衣袂。這個蠢丫頭。她並不清楚是三姑娘房裡哪個蠢丫頭,但是她並不覺得有必要聲張。屋裡除了王妃,還有外人呢。
讓外人知道三姑娘偷聽嫡母成什麼話。這兩年裡,三姑娘給的好處不少,能睜隻眼閉隻眼,就睜隻眼閉隻眼罷。
一個丫頭,能翻了?
便只喝一聲:“滾!”
嘉語不知道為什麼連翹一去這麼久,也不知道王妃何以去得匆匆,可能的推測大約是府裡出了什麼大的事故,須得王妃出面處理。然而笄禮已畢,便再有什麼,也不急在一時,非王妃不可。
——也沒有什麼事故會比笄禮上大服被毀、簪子被換更嚴重了。
這兩年裡,無論王妃私底下如何,面子上是很過得去的。這樣的場合,王妃絕不會失禮。
因此越發忐忑。
這心神不寧的時候,姚佳怡到面前來,送的一對金絲扭穿珠耳墜,造型頗為別緻。她如今已經梳了婦人髮髻,想起去年早些時候,她和嘉言哄她海上方……頗為歡樂。
恐怕,已經是最後的歡樂時光。這個念頭突如其來,嘉語忍不住往門口再看了一眼。
姚佳怡笑道:“一轉眼,三娘都及笄了。”
嘉語失笑:姚佳怡才多大,話得這樣老氣橫秋。
“……從前,那些胡鬧的事兒,三娘不要記恨我。”姚佳怡舉杯道,“今兒為三娘賀,這杯我先飲了。”
人生真是奇妙,嘉語看著笑吟吟飲酒的姚佳怡,忍不住想,從前她們可沒有和解過,她到死都沒有想過姚佳怡的下場——總不會太好:整個姚家都完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何況從前各有驕縱。
她能有這樣的際遇,姚佳怡能有這樣的轉變,再轉眼,看到嘉言在為她待客。她改變不了那麼多,但是身邊的這些人,但願這些人,這一世,會好過從前。嘉語也舉杯,一飲而盡,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