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梅枇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青青子衿,北朝紀事,綠梅枇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借住崔家, 可從來沒有詠過詩作過畫,崔家人只道她是不會, 她是嬌客, 自然不去為難, 不想冒出這麼句話,七娘、九娘一時都奇道:“來聽聽。”
嘉語有意多看了七娘兩眼,笑道:“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
詩倒尋常, 含義卻雋永。崔家幾個都是聰明人, 哪裡聽不出來。九娘捂嘴只笑,十二孃忙著擠眉弄眼,七娘素手抓住鏡子,卻咬唇嘆了口氣。嘉語這時候早神遊外, 想著世上哪有這麼像的人。
可是再回頭, 人海茫茫, 哪裡還有方才的影子。
那日俗講的目連救母,到目連的母親在餓鬼道受苦,慘叫,嚎哭,目連又怎樣百折不撓救回母親。唯嘉語和崔七娘有些魂不守舍。
一行人都沒有察覺, 有人在人群裡遙遙看著她們, 是一男一女, 那少年急得跳腳:“為什麼不讓我喊……”
“你知道什麼!”女子冷冷道, “你知道眼下三娘子是不是被劫持!你貿然上前, 他們會不會殺了三娘子滅口!我家殿下和三娘子是一起出的京,如今三娘子卻孤身一人,誰知道發生了什麼!”
少年被她拿話堵了個嚴嚴實實,心裡卻想:我出京又不是為了找你家殿下,始平王妃的命令管得住始平王府的人,難道還管得到我!只要打聽得這夥饒身份,不就知道三娘子是不是被挾持了,至於宋王……誰管他為什麼沒和三娘子在一起呢!不在一起才好!
心中另有打算不提。
聽完俗講,嘉語和崔家姐妹打道回府。
臨上車,不知道哪裡衝出來一群淘氣兒,嘉語差點被撞了。幸好有姜娘扶著。十二孃氣得臉色發白,嘉語安慰了許久才緩和下來。
轉眼到七娘出閣,崔家上下有條不紊地忙,怕冷落了嘉語,專請她陪著新婦。
崔家累世公卿,七娘的父親官位卻不是太高,獨孤如願也只有六品,自然比不得當初宋王娶妃。嘉語的手緩緩撫過嫁衣,柔軟如碧水,心神就有些恍惚。當初她出閣,整個洛陽都為之轟動。他們都好些年沒見過這樣的盛事了,他們,連當初彭城長公主出降,都沒有這樣風光,他們……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再盛大再完美的開頭,也奈何不了日後百孔千瘡。
嘉語微嘆了口氣,忽聽七娘問:“……三娘子可曾去過金谷園?”
嘉語一愕。
金谷春晴是洛陽八景之一,其中金谷指的金谷園,是前朝安陽鄉侯石崇所建,佔地極廣,因勢高低築臺鑿地,樓臺亭閣,池沼碧波,交輝掩映,又茂樹鬱郁,修竹亭亭,百花競豔。到後來石崇顯戮,風流雲散。
嘉語從前陪周樂去過一次,滿目春光,斷壁殘垣,唯有花樹繁茂如昔。
嘉語不知道七娘何以提起。
石崇敗亡之人,金谷園是敗亡之地,這大喜之日,實在不宜,一時笑道:“七娘子他日得閒,可命獨孤將軍陪同前去——”然後硬生生轉過話題:“我在哥哥軍營裡時,與獨孤將軍有過一面之緣。”
崔七娘妙目流轉,示意她往下。
嘉語於是繼續道:“……獨孤將軍人很和氣,長得也……好看。”
多年之後,嘉語還聽周樂起,如今獨孤如願是洛陽第一美男子了,出門打個獵,風吹偏了帽子,居然被全城效仿。就知道這貨其實是有點不服氣。當時失笑。
七娘只默然聽著,笑容一直都在,就是看不出多少喜氣。大約是忐忑吧,嘉語想,畢竟沒見過幾面,日後要一生一世。即便以望族女子的教養,也終究不過十七歲。搜腸刮肚想再找話頭,七娘又幽幽道:“我聽金谷園裡,有過一個叫綠珠的歌姬,姿容絕世。”
嘉語:……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傳聞石崇因綠珠獲罪,綠珠墮樓以死相酬,真是太不吉利了。
七娘莞爾:“嚇到三娘子了。”
又道:“我幼時,家裡曾經收留過一個老嫗,很老很老了,皺紋爬在臉上,就和蜘蛛網一樣,但是身段還輕盈苗條。她她曾經是金谷園中歌姬,曾經師從綠珠——三娘子,你會吹笛嗎?”
嘉語道:“會的……只是吹不好。”
七娘從寬袖下伸出手來,張開,手心裡一段短笛,竟是黃金所制,放在嘉語掌心,沁涼。
她:“煩請三娘子為我吹一段《子衿》。”
《子衿》是詩經名篇,的是女子傾慕心上人。嘉語從前,也曾繡了“青青子衿”四個字在雲帕上,希冀能夠送到蕭阮手裡……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