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方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城隍廟外!,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水一方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天下的大部分人餓不死?” “僅此而已?” 朱棣喃喃唸叨著這句話,心中五味雜陳。 朱樉和朱棡與他是同樣的心情。 有朱標在,他們自然不可能升起自己當皇帝的心思,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以締造盛世為己任的決心。 這是他們作為朱家人,作為皇子親王的責任! “這些年來,大明的征伐還是太重了。” “繁重的徭役,高昂的稅收,這就是讓百姓流離失所的禍端!” 朱棡咬著牙說出這樣一句話。 朱樉對此也表示贊同。 “看來我們得找個時間好好勸勸父皇了,父皇太過重武輕文,讓天下得不到修養……” 聽著他們的話,朱標忍不住打斷道: “大明的征伐確實過重,但是你們不會真的以為,父皇不知道大明所能承擔的極限在哪裡吧?” “父皇起於微末,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地知道天下收成幾何,百姓又能拿出多少賦稅來支撐朝廷與戰爭的運轉。” “可是大哥,這車外……”、 朱標淡然道:“你們以為,大明打幾場仗,就能把天下的口糧打光?” “你們以為,大明徹底掃平漠北,便能高枕無憂永享太平?” “你們以為,大明真正的蛀蟲,是那漠北的北元餘孽?” 聽著朱標一連串的問話,朱棣等人一怔。 “難道不是嗎?” 朱標神情嚴肅地搖了搖頭。 “自然不是!” “當初,我也以為,大明真正掃滅了外敵,平定了邊疆,便能永享太平。” “但是細細想來,哪有真正能滅的完的外敵?” “當年,父皇最大的敵人是陳友諒,鄱陽湖一戰,陳友諒被平。” “父皇最大的敵人,便變成了,東邊的張士誠。” “而後,父皇平定了各路義軍,長江以南重歸一統,北邊的元庭,又成了大明的心頭大患!” “魏國公與開平王北伐光復河山,元人退往漠北,大明的心腹大患,又成了漠北草原。” “但是孤看得出來,我大明的心頭大患,不在外面,而在朝廷之中,就在那奉天殿中!” “就在父皇的姻親手足和王公大臣之間!” “那奉天殿上爛一點兒,大明的江山便要爛上一片!” “等到那奉天殿裡全都爛透了,我大明的百姓便要揭竿而起!” 聽著朱標的話,朱樉等人全都目瞪口呆! 朱標看向朱棣道:“我大明這才開國幾年?空印一案,天下官員千千萬,父皇便不得不處死連坐三萬多人!” “但是你們以為這就完了嗎?” “那些沒有被牽扯進去的王公大臣,他們冠冕堂皇的站在幹岸上,但是他們真的就這麼幹淨嗎!?” “難道他們之中,就沒有比那些貪官更該殺之人嗎?” “他們,就這麼幹淨嗎?!” 聽著朱標的聲音不大,就這麼悠然迴盪在馬車之中。 但是這番話,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朱棣等人的心頭。 尤其是親自參與了空印案的朱棣。 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在那些貪官汙吏究竟是有何等的心思,為了他們心中的貪念,做出何等齷齪瘋狂的舉動。 “三萬人不夠,那就殺三十萬!” 朱樉眼中的怒火毫不掩飾,那雙本就有些暴戾的眼眸越發狠厲。 朱標拍了拍朱樉的肩膀,安撫下三位弟弟的激動的心情,緩緩地說道: “一個殺字,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大明,也沒有三十萬的貪官給你殺。” 馬車緩緩行駛,很快就到了城隍廟前。 而聚集在此的難民,也明顯比來的路上更多了。 在距離城隍廟尚有一段距離的時候,朱標就讓馬車聽了下來。 他們兄弟幾人帶著護衛步行過去。 朱樉疑惑地問道:“為何城隍廟前的難民,比路上要多這麼多?” 只是不等得到回答,隨著越來越靠近城隍廟,朱樉心中頓時有了答案。 因為他看到,在城隍廟前,一個簡易的粥棚正在緩緩冒著熱氣。 看著這座粥棚,朱棣心中恍然。 “難怪這麼難民都聚集在這裡,原來是在放粥。” 能讓這麼多飢寒交迫的難民聚在這裡。 除了能有口熱乎飯,恐怕也沒別的了。 本來,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是每日放粥一次。 但是如今天氣嚴寒,前幾日便讓朱標下旨,增加為每日放粥兩次。 朱標也是特意挑的時間,他們到達這裡,正好是放粥的時間。 朱棡動了動鼻翼,用力嗅了嗅。 “奇怪,既然是放粥,為何這熱氣中,沒有粥該有的香味。” 聽見這話,除了朱標之外,朱棣和朱樉也是連忙聞了聞空氣中飄來的熱氣。 他們此刻距離粥棚本就不遠。 再加上粥棚簡易,煮粥的熱氣飄得老遠,他們輕易便能聞到。 確定了朱棡的判斷之後,朱棣和朱樉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開局就一路橫推

側帽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