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宋濂:合著我這兩箭白捱了?
水一方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宋濂:合著我這兩箭白捱了?,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水一方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聞言啞然。 “原來宋師您不是因為什麼禮制才如此的。” “宋師為大明著想的心,孤明白了。” 說罷,朱標對著這位明初的大儒深深一揖。 宋濂呵呵笑道: “太子殿下朕以為臣是腐儒,不懂變通不成?” “臣再迂腐,也是明白任何時代都會有改革一事。” 朱標正要開導宋濂,卻敏銳地聽見一陣腳步聲,來人似乎是上了年紀,還拄著柺杖。 宋濂府上的下人來稟報道: “老爺,誠意伯來看您了。” 宋濂笑了笑,“那就請誠意伯進來吧。” 不待宋濂府上的下人出去通報,劉伯溫便徑自走了進來。 “老臣見過太子殿下!” 朱標也起身執學生禮,“劉先生。” 劉伯溫和宋濂同為浙東人,與章溢,葉琛被朱元璋稱為浙東四父子。 但是如今僅存的,唯有劉伯溫與宋濂二人。 二人因是同鄉,一直關係甚好。 宋濂臥床,劉伯溫前來探望,也在情理之中。 劉伯溫徑自落座之後笑道: “內閣一事,我也聽說了。” 他看向朱標問道:“此事只怕是出自太子殿下之手吧?” 朱標也沒有隱瞞。 “前幾日父皇讓孤代為處理奏摺,孤唯恐有所疏漏,便在東宮設了個小內閣,幫著處理一下政務。” “父皇見此事大有可為,便想要搬到朝堂之上。” 劉伯溫聞言不由得暗暗吃驚。 這段時間以來,劉伯溫雖然一直賦閒在家。 但是關於這位太子殿下的事他也有所耳聞。 不管是削藩一事,還是納妃一事。 都展現出了這位太子殿下駕馭人心的手段! 如今這個內閣,竟也是出自這位太子殿下之手? 原本劉伯溫還只是猜測,畢竟此事完全不符合朱元璋的性格。 而那些官員更是不可能提出或是想到此事。 再聯想到進來這位太子殿下的表現,劉伯溫便猜測這內閣也是朱標的手筆。 如今得到肯定的答覆,劉伯溫不由得心中暗暗咂舌。 這位太子殿下日後做了皇帝,恐怕會比他爹更可怕! 宋濂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地問道: “劉先生對此事怎麼看?” 劉伯溫也沒有隱瞞,直接坦白說道: “內閣一事,不但可行,而且刻不容緩!” 本來,宋濂還以為劉伯溫會和他一樣,覺得此事不可行。 但是沒想到劉伯溫開口就直戳他心窩子! 合著我這兩箭白捱了?還差點死在奉天殿! 宋濂連忙請教道:“劉先生有何高見?” 宋濂雖然比劉伯溫年長,但是劉伯溫的見識卻遠在宋濂之上。 宋濂也經常向劉伯溫請教一些政事上的見解,所以在場的人沒有覺得任何不對。 劉伯溫緩緩說道: “宋大人方才說中書省想要拿捏內閣很簡單?” “我卻說恰恰相反,內閣卻能輕易拿捏中書省!” 聽著劉伯溫的話,宋濂儘管心中有些鬱悶,也是強打起精神準備聽聽劉伯溫的見解。 而朱標也是饒有興致地看向這個被後世神話的老夫子。 他也想知道,劉伯溫對後世出現的內閣是個什麼看法。 “方才宋大人說,昔年中書省右相尚且壓不住胡惟庸,更何況一群初涉政務,無品無職的年輕人?” “可我卻認為,這才是內閣之妙處所在。” 喝了口茶水,劉伯溫解釋道: “內閣學士無品無職,卻只對皇帝負責。” “他們既軟弱到只要皇帝一個眼神便能萬劫不復,又強橫到可以視文武百官於無物。” “他們不需要怕胡惟庸,更不需要怕六部,只需要怕皇帝!” “而這又是個得罪人的差事,能勝任者,不是圓滑之輩,便是耿直之輩。” “圓滑者,好駕馭,可為皇帝寵臣。” “耿直者,皇帝信之,可為國之能臣……” 不等劉伯溫說完,宋濂就皺著眉頭打斷道: “如此重要的差事,豈能有圓滑之輩?” 劉伯溫看向朱標,只見朱標正饒有興趣地託著下巴聽得津津有味。 與劉伯溫對視,朱標只是點了點頭,示意劉伯溫繼續說下去。 劉伯溫笑著說道: “內閣學士其實如同糖人一般,一碰即碎,因為他們手中沒有任何實權,沒有任何依仗!” “他們能依靠的,唯有皇帝!” “皇帝讓他們生,便能繼續做超越丞相的內閣學士。” “皇帝若要他們死,只需一個眼神,彈劾的奏章頃刻間便會堆積如山。” 宋濂忍不住連連點頭。 內閣學士,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是手中沒有實權,背後的依仗唯有皇帝。 但是皇帝這個存在,最是無情! 所有事物都會被皇帝看做是棋子,若是需要,會毫不猶豫棄掉! 寵臣也好,功臣也罷,統統如此! “所以劉夫子的意思是,這些內閣學士就像是在皇帝面前搖尾乞憐一般,為了活命,只能去討好皇帝?” 劉伯溫點了點頭。 “不錯,這是圓滑之輩,但是這種,只能替皇帝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比如……” 宋濂接話道:“比如,自汙來讓皇帝抓住自己的把柄。” “皇帝可以藉此大作文章?” 既能等到國庫空虛時來充盈國庫,又能在局勢不穩時殺之立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