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影響酒廠未來的碰頭會
天天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9章 影響酒廠未來的碰頭會,拒絕十億暴富,我選擇當女兒奴,天天可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酒廠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就是綠酒定價多少。 “我的意見是,定價百元以下。”郭凡把白老的意見說了出來。 “嗯,我也覺得不應該超過百元。” 韋永浩接著拿出一份表格,開始闡述自己的意見。 “我根據實驗材料粗略算了一下,大概一瓶500mL的綠酒,用最普通的玻璃瓶包裝的話,成本大概一瓶20元-25元,如果大規模生產後,可能還會下降一些,加上運輸、超市鋪貨等成本,一瓶綠酒要賣上50元,才有的賺。” “綠酒缺乏群眾基礎,而且口味清淡,不適合主流商務場合,缺乏定位高階的條件,那麼他的定價區間就是50-100元。” 聽完韋永浩的彙報,郭凡思考片刻,決定普通裝綠酒,定價59元一瓶,意味著“久”的諧音,而且這個價格要在廣告和印刷上體現。 後續還可以推出禮盒裝和紀念版的綠酒,用上更豪華的包裝,價格會有所提升,但是佔主流的暢享裝綠酒,起碼兩年內,就固定為59元一瓶,讓老百姓都喝得起古酒。 但這個定價,帶來了一個產品定位。 綠酒口味清淡,度數低,經過一些顧客的調研,評價非常高,那對這個價位的低度酒市場,形成碾壓式的打擊。 而目前他們所生產的兩種果酒,恰恰也是低度酒,這就會影響果酒的銷量。 這就好比同胞相殘,綠酒上市第一劍,就先把自己“兄弟”給斬了。 這事肯定要解決,不能為了綠酒,就不生產果酒,那冷庫裡的柑橘就沒法消化了。 現在綠酒在口感和文化底蘊上,確實要比果酒高上一籌,果酒很難在口感上和綠酒競爭。 郭凡沉吟道:“有了,那就徹底把果酒轉向藥酒方向,綠酒因為配方原因,不適合再泡藥材了,這樣兩種酒的使用者群體不同,就不太會相互影響了。” “這個辦法好!那就這麼辦!”韋永浩也贊同此意見。 第一個問題總算討論好了,下面進入第二個議題,綠酒的上市準備。 現在小天才酒的商標已經申請下來了,等橘子酒生產完畢,空出罐體後,就開始生產綠酒。 為了保證口感,綠酒釀造過程大概要一週左右,這樣廣告和包裝設計,要儘量趕在第一批果酒上市之前就敲定,這樣才不耽誤事。 韋永浩建議道:“廣告拍攝和包材設計,我推薦讓袁珊來負責,上市初期,沒必要花錢請外人。” 郭凡點點頭,拋開信任袁珊這一方面,關鍵還是因為他最近非常窮,每天餐廳營業額剛到手,就要轉走還債,用錢的地方超多,也確實沒有閒錢去請專業的廣告公司了,還是讓袁珊來設計省錢。 “那你去通知袁珊,還是我和她說?”韋永浩故意問道。 郭凡笑了,韋永浩開始滑頭起來了,他是故意這麼講的,他們兩個人去和袁珊溝通,那效果是不一樣的。 如果郭凡去說,那就是老闆下命令,袁珊必須完成。 如果韋永浩去說,他和袁珊屬於同事關係,就是同事間的配合,就事件緊急程度來說,差著一個量級。 韋永浩現在是酒廠經理,單獨負責釀酒這一塊,而網店和影片拍攝、廣告設計等工作,都交給了袁珊負責,韋永浩去找她,那就只能是協調,理論上還是郭凡下命令好使。 “好的,我來說。” 這對郭凡來說是件小事,他就應承下來。 下面商討第三個問題,就是綠酒上市後的推廣事宜。 推廣,說簡單也簡單,砸錢就行,在全國各大媒體投放廣告,線下給提成紅包,砸錢讓超市供應商在各大超市大量鋪貨,這樣線上線下一起推廣,能迅速佔領全國市場。 但這條路線對目前的酒廠來說,無異於是痴人說夢,酒廠剛收購過來,賬面上沒錢,而郭凡也缺錢,所以砸錢推廣的路走不通。 必須想一條不用花錢的運營路線。 “有了!” 郭凡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利用他的優勢和資源,進行以點到面,節節開花的推廣模式。 具體流程是,先在餐廳內進行宣傳,印幾張海報就行,推廣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餐廳用餐喝酒的客人數量比較多,這樣依靠綠酒良好的口感,靠顧客口口相傳,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內,可能就會火遍全市。 另外還有一點,他們食文化協會,要舉辦美食節和美食晚會,酒廠可以成為贊助商,提供免費酒水,到時候綠酒和果酒等產品免費供應,這就類似於試吃的推廣模式,能線上下快速打響口碑。 再就是網路宣傳了,讓袁珊拍攝幾個廣告影片發到網上,利用網路賬號的粉絲,在全國慢慢推廣。 這就是沒錢的推廣方法,用時間來換市場和知名度,預計半年內初見成效,一年內全市知名,兩年內走向省內,三年後有了資金,再砸錢推向全國。 一般的小企業,沒有融資的情況下,都是這種模式。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