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書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艱難,英鸞,君書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這輩子,朱鸞才明白為什麼天后娘娘之前常被臣子和讀書人稱之為魔鬼。

那個人到底對國試都幹了些什麼。

君子六藝的門類傳承千年,但即便如此都沒有逃過天后娘娘的魔掌。

天后娘娘文齡月花了六年的時間說服群臣和貴族,收集讀書人們的意見,在原本君子六藝的基礎上改良,結合改革後的新文試科目的特徵,改造出了所謂的新六藝。

《周禮·保氏》有云:“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這就是所說的“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

故原本從聖人那裡傳承而來的六藝種類為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

但現如今的鄉試第二場就是數科,所以數自然最先被換掉了,換成了同樣需要數科頭腦的棋道。

而射和御因為和武試的科目重疊,換成了舞和畫。

所以現如今大周國試鄉試第三場藝科中六藝門類為禮、樂、舞、畫、書、棋六種。

在上午百科常識的題目展開前,有官差下來收下午選考的六藝的門類。

每個考生都會發一條寫著自己名字和六藝門類的紙籤,然後考生在自己選擇的君子六藝上畫一個圈交上去。

下午就按照考生的選擇安排最為繁瑣的六藝的考試。

朱鸞看著寫有自己名字的紙簽上整整齊齊排列著的禮、樂、舞、畫、書、棋六個大字,深覺人生艱難。

之前看著別人考試不覺得,現如今到了自己,朱鸞才不得不感嘆能透過大周國試的學子真是了不得。

在那個人的亂來下,每個學子再也不是能做好文章制藝就行了,還要“通五經貫六藝”,如果不是那個人在大臣的勸說下將六藝改成了選一門透過即可,否則真的只有全才才能透過大周的鄉試了。

“學霸加藝術特長生才能透過古代的鄉試嗎……”朱鸞暗暗嘀咕道。

大周的讀書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不得不說天后娘娘的大部分改革措施是很有成效的,但現如今朱鸞看著紙簽上的六個大字卻犯了難。

她,或者說英鸞公主並沒有什麼才藝。

“畢竟不是被當做藝術特長生培養的啊……”朱鸞暗自嘆氣。

她的前兩輩子,都是為了活下來竭盡全力的一生,所學的大多是實用技能。

如果說英鸞公主真的有什麼特長,恐怕都是和人命相關的技能。

幼年時期為了儘快獲得自保能力和趕上天策書院的課程,她在讀書習武上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而稍稍長成就被成宗皇帝一紙令下扔到了戰場上。

所以琴棋書畫這種大家閨秀需要學習的技能,她上上輩子還真沒怎麼正式學習過。

五禮……作為前世皇族裡一個尷尬的存在,英鸞公主的身份讓她無法直接學習皇族的禮儀,也學不得諸侯朝拜的禮儀,總之最後宮中的禮官對她都採取了放置態度。

樂……她接觸的樂不是在青樓就是在戰場,在這種場合,誰知道考官能不能接受。

舞……因為在宮中進宴的時候天后娘娘喜歡看她跳舞,她不是不能跳,但她跳舞動靜有點大,英鸞公主輕易不舞,就先擱置吧。

畫……她最擅長畫的東西就是大周朝徽了……非常實用的技能。

書……如果想要出彩,筆跡很有可能被認出來……英鸞公主的墨寶現在的價格在古玩鋪子裡似乎還挺高的……

這樣一看,就只剩下棋了。

收紙籤的官差已經在朱鸞面前來回走了好幾次。

“還沒選好嗎?”官差不滿地看著這個女學子。

所以女子學男人來參加什麼鄉試,看這個樣子連個像樣的才藝都沒。

其他的考生大多都是事先準備專攻一門,早早就定好了,看著猶豫不決的朱鸞,官差眼中難免嫌棄。

朱鸞苦笑在棋上畫了一個圈遞到官差手裡。

六藝和其他科目不同,不是能臨時抱佛腳的東西,所以朱鸞事先就沒有將準備的重心放在這個上面。

在原先的計劃裡,只要她前面考的足夠好,這一門稍微拉點後腿也沒什麼。

如果沒段立崢的話。

朱鸞撥出了一口氣。

不知道他選的是什麼。

在她事先調查到的情報裡,這位段二公子,就是天后娘娘理想的那種“全才。”

和他的兄長段浩初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