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書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 強硬,英鸞,君書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瘋了,一定是瘋了。
宋明軒看著晨光照耀下硃紅的丹書和烏黑的鐵券,震驚的渾身發麻,瞠目結舌的看著眼前將鐵券拿在手裡的少年。
他也是第一次見到丹書鐵券。
但在場的人無人會懷疑鐵券的真假。
因為這是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將鐵券從中剖開,朝廷和諸侯各存一半。
少年手中的鐵券沒有舉起來的時候沒有覺得,當完整地仔細觀察,果然能發現,原本看上去像是鐵桶一般的物事,其實只有半邊,形狀宛如瓦,高尺餘,闊三尺許。
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丹書鐵券,傳於無窮。
“吾乃開國功臣朱宏之後!”少年之前的宣言在宋明軒耳邊迴盪。
原來這句話是這樣一個意思啊。
英國公府常年的低調,讓大部分的徽州人都忘記了。
這個家族即便嫡系血脈凋零,但的的確確是功臣之後。
而且還是開國功臣。
這樣的功臣在大周可不是非常多的。
對於看重人才傳承的大周來說,家族的廕庇不是最重要的,世家的地位取決於是否一直能有人才出現,代代相傳。
所以像英國公府這樣的,即便祖上再榮光,十年內都沒有俊才出現,就會被排除在上流家族之外。
同時,人才輩出的家族即便祖上不夠榮光,也會受到重視,成為新貴。
典型代表就是身後的徽州段氏。
這種從太祖皇帝伊始,天后時期確立的風氣也正是大周朝強大的源泉。
所以英國公府毫無疑問是敗落了。
一直以來他們家都是徽州世家間的笑話,是個能夠被搓圓搓扁的存在。
本該是如此。
丹書鐵券什麼的因為從無人見過,也就被當做一個傳聞。畢竟連英國公府也從未把丹書鐵券拿出來過,即便淪落到這個地步,即便之前遇到無數可以使用的時候。
英國公府還是毫無動靜,幾乎是忍氣吞聲的渡過了難關。
卻沒想到有朝一日這個堪稱最為軟弱的世家手裡竟然真有太祖皇帝欽賜的丹書鐵券,且還是卿恕九死子孫免三死這般肆無忌憚威力無比的丹書鐵券。
這是真正意義上留給子孫的免死符。
宋明軒神情複雜地看著少年手上丹書鐵券上的落款。
那是大周的締造者,太祖皇帝的親筆落款。
即便是當今陛下都不能違抗太祖皇帝的意志,所以拿著這塊鐵券,可以說,朱家的子孫擁有三次隨便作死的機會。
耳邊傳來士兵軍械落地的聲音,宋明軒環顧四周,發現年紀大些的兵士都已經放下了武器,更有不少士兵已經跪下,神情驚駭又恍然。
“給我站起來,這又不是聖旨!”宋明軒深吸了一口氣,大聲吼道。
有稀稀拉拉的官兵站立起來,但大部分的兵士還是跪在地上猶疑地四處張望。
宋明軒無聲地嘆了口氣,這也不能怪這些兵士膽小,軍人對上面的命令最為敏感,丹書鐵券雖然不是聖旨,但某種意義上比聖旨更為罕見,代表著君主的絕對信任和託付。
如果這個少年拿著鐵券把他們全部打殺了,也不過是用掉這券上的一次免宕機會而已。
說白了,拿出了這塊鐵券,在徽州這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簡直是一瞬間擁有了生殺大權。
朱戎高舉的手放了下來,臉上依舊是那樣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
宋明軒看著眼前的少年,神情又複雜。
原來這就是朱家最後的底牌。
朱家迄今為止不管受到什麼樣的奚落和打壓也從不還手,在其他世家的侮辱和輕視中依舊不卑不亢,即便嫡系血脈死絕也沒有過繼旁支,也從不為了儲存家族的力量求助於其他世家。
都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底牌。
怪不得這次人馬和之前夜裡來的那一批完全不同。
怪不得只有二十餘眾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衝擊官兵。
原來是有這張免死符在。
所以在徽州,朱家可以冷眼看著其他世家撲騰,只要得罪的不是太狠,朱家都一笑置之。
老爺少爺在外面被人奚落,小姐被其他家族退婚,這些小事都可以置之不理。
因為鐵券上的免罪次數是有限的。用的多了,也就沒有什麼效力,鬧得大了,只會惹當今陛下不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