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匪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賈琮的二次反轉,紅樓之公子無雙,司馬匪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薛寶釵想的是一來自己可推心置腹的人不多,二來史家兩位侯爺雖然是和賈府較為淡薄一些,但畢竟是沒什麼深仇大恨的。
所以有希望讓賈琮的聯盟更大更多一點,原是好事。再說順水推舟、順水人情的事兒,她也是做慣了,絲毫沒有難度的呢。
而香菱和湘雲性子相近,都是較為單純天真的人,二女還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典籍,高山流水,琴瑟相和,曾使得寶姐姐吐槽她倆實在聒噪,那時她們就是在她的蘅蕪苑裡同床共枕、促膝長談這些的。
故此湘雲香菱二女的關係較好,同為呆憨之人,同喜詩詞聯句,香菱便也樂意幫湘雲一把的。
而在西府賈琮的院子方面,是賈琮先提出讓香菱也來店鋪走動走動,幫忙照看管顧一下,她能幫多少忙倒是無所謂,關鍵是她們悶在院子裡閒情多了,閒話也就多了,未免生出更多閒事來,不如到自家店鋪找點事做做,如此一來,香菱、晴雯兩侍妾也難生出齟齬和不快。
寶釵對此無異議,府裡其他長輩縱有微詞,也不好管賈琮內事,香菱縱然常出來,卻也不是拋頭露面,多為幕後文書工作一類。
……
皇城,三王街,忠順親王府。
三王爺忠順親王凌決初背對著向他來拜訪的人,目視窗外,幽幽道:“亓聞道和賈雨村還是沒能參倒賈琮嗎?已經上了不少的奏摺了。”
“總該有個過程,賈琮以前的威勢太隆,但足以肯定的是,皇上早失去了過多的信任,不然賈琮的撫靈摺子不會留中不發,後面再繼續發力,就算賈琮不死,肯定也起不來的。要不,下官找那位兩位南邊回來的再參試試?”
“暫時不必太猛,儘管賈琮趕我王府長府,收我鹽商利潤,但是現下時局過於詭譎,老二叛亂在先,我縱使有舊時管事的班底,在京城還是不能輕舉妄動的,倒不是我怕了賈琮。接下來的幾局,便讓宮裡的人去上陣迎敵罷。”
“三王爺說的是?”
……
內宮,北風蕭瑟得淒涼,司禮監內廳。
趙康戴上了暖耳,烤著火盆,向後遞出了一封信,道:“給他吧。”
“公公是……”陳瑞文笑著躬腰。
“太僕寺少卿!”
陳瑞文便知此人與賈琮有仇怨,三年前皇帝告祭天壇春耕,太僕寺少卿李善之率先發難,而後賈琮炮轟清源書院,山長李良之正是李善之親弟,氣煞不少山東籍官員,旁邊柳芳道:“公公這一招果然妙得很,大有可為了,但不知以何罪名?下官等也好做準備一些。”
“就說商稅的事,除了賈琮親自帶回來的,可還沒交上來過,我們可等不及了。”趙康很是受用他們的奉承,儘管聽過太多了,但是他和賈琮一樣,都是氣運之子,實則都很年輕,年輕未免氣盛。
……
西六宮,鳳藻宮。
賈元春自在此為閒居的賢德太妃之後,也算對先朝皇室有點功績,是先帝龍潛時的女史之功。此時得空,卻常修身養性和暗中在庭院強身健體起來。
總管夏守忠難得來一趟,或見皇帝又有對薛家好的意思才過來的,笑著說道:“老奴聽說娘娘家裡的寶玉做了一首詩,很好的,叫做《姽嫿詞》,講的是一位叫林四孃的女將軍的故事,很有白樂天的風範。早傳開了,老奴這兒有抄錄的,給娘娘看看,一慰舐犢之情。”
他說的舐犢也沒錯,賈元春大寶玉太多,未入宮前從小代母教導,寶玉的字都是她教的,名為姐弟,情同母子。當下收起木劍看了,賈元春笑道:“倒像是現在的我。”
實則賈寶玉這首樂府詩在這裡做得有一段時間了,只是傳開來也需要這些時間。
而在紅樓世界的研究之中,很多人也對這個《姽嫿詞》是無解的,好像對整體情節並無作用,但是在《吳氏石頭記》和其他批本中,卻是和賈元春的謎語也是讖語“身如束帛氣如雷”相照應的。
……
距離這裡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
海外,南洋,滿喇加。
周溫白、衛若蘭風塵僕僕,身後跟了桂卜言、田有福等人,從衛家在江南市舶司討來的福船上走下來。
田有福則是後面跟著鄭羅兩位加入山海店鋪的,他們迎著東北的季風,微涼。
冬季的東北季風,是西洋航海冒險者回國的自然工具,造化之力,對帆船的前進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的滿喇加,仍是貿易大關口,華人不少,周衛二人等並無陌生感,劉挺、呂亭婉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