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匪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9章 再見王熙鳳,紅樓之公子無雙,司馬匪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車水馬龍的金陵城內,賈琮與柳湘蓮並排走著,到了現在,一旦有停下來的閒暇時間,賈琮就會吩咐柳湘蓮操練一下侍衛,不然實在沒有安全感,因為有了政淡…
還有就是古代的長途跋涉,連商人都要請保鏢的。
走過一道大街中心的牌坊,柳湘蓮道:“你究竟要選哪個店鋪?”
“隨遇而安,走到哪裡,就選哪裡。”賈琮以旅途勞累為由,定下休息幾日,金陵官方是又提心吊膽,又暗暗鬆氣。
簇由金陵賈家後門出,才轉幾個街道,就可看見書鋪,賈琮抱著隨意瀏覽的態度,隨機踏階進店,這些店家可不認識他,他找了找櫃檯書本,果然不見了他的時文集。
賈琮當然也是不爽的。
但是他的心理年齡早過了意氣用事的階段。
“店家,那本《賈山海選時文集》不賣了麼?是銷量不好?”賈琮找到了一本《江湖歷覽杜騙新書》,到櫃檯付錢,他用的是私錢。
那個店家正正眼鏡,掂量掂量,拿戥子秤了,也不知是老眼昏花,還是身體機能不行,居然沒錢的事,起賈琮批閱的時文集,嘆氣道:“賈狀元的書倒是好賣的,畢竟本朝第一位六首,只要指點得過得去,不缺買的人,可江左盟一放話……”
柳湘蓮插口,問出賈琮想問的話:“江左盟充其量不過一個文社,不是收稅的衙門書吏,也不是掌刑的衙門差役,你們賣你們的,怎麼有錢不賺呢?”
那個店家嘟嘟嘟的笑了幾聲,看他們的目光彷彿在看不通世事的孩,但顧客是上帝,他便有一種優越感,雖心裡輕視,面上卻老氣橫秋的,道:“兩位不是金陵的人吧?難怪了,不知這裡的行情。”
“聽老兒一一道來,這江左盟可是南省第一文社,門下弟子遍及江西、江蘇、浙江,就這雞籠山的國子監,少也有三分之一是他們的人。為了狀元爺的一本時文,而丟掉那麼多顧客,不是因失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嘛?”
這是拿資本與商業競爭來壓人了,柳湘蓮頓時明白,得罪了江左盟,在江南市場,還真不好走。
而賈琮這幾年的所作所為,基本上可以分為兩條線,一條是公,在改善民生與官場道路之間,取一個平衡點,一條是私,合理合法的賺錢,畢竟賈琮有儀仗隊、轎伕、護衛隨從、老婆,這些都他孃的要錢啊。
但是賈琮沒把重心放在時文集上,得了一筆塞牙縫似的錢,也算是在江南試水,至於那些反抗他的,一旦他入閣,下一步就讓他們乖乖閉嘴。
江左盟再大,也不是抱成一團,當年東林復社都有反目成仇的,就沈鎬、董安國都是江南人,卻還和自己一個陣營的,賈琮怎會懼怕他們。
此時他怪異的是,明明他給的是假錢,而且此書鋪也傭江湖歷覽杜騙新書》,教人怎麼認假錢,可這個金陵大都市有生優越感的老闆卻認不出來?醫不自治嗎?
賈琮猜測的是,劉挺私下造假錢的人,太高明瞭。
要知道明朝的京城都是私錢氾濫,政府根本管不過來。
劉挺送的金銀、私錢,賈琮沒有一股腦兒拿去鎮江錢莊,而是邊走,邊分批試探。
他這麼做的原因,是加深瞭解民間的金錢流通。
錢糧是賈琮的御史工作範圍,同樣也是他在積累、學習的經驗,只有全面瞭解了,來日才能大展拳腳。
經濟的一些常識,他還是知道的,尤其是農經濟的古代,僅僅靠政府粗暴地發行紙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大明寶鈔一而再再而三地貶值,最終變成一堆廢紙,就是明政府從上到下,都沒有搞清楚市場經濟的作用,包括銀本位的確立,也是從排斥到不得不接受。
正思考著這些問題,旁邊一個買書的書生,冷眼看了一會兒,淡淡提醒道:“大書鋪雖然不賣了,一些的書店,還是有賈御史的時文集的……他們可不關心這些……”
賈琮本不在意他,然而不經意看了一眼,只見此人圓臉白膚,約莫十六七的年紀,言行舉止,頗有貴族習氣,但是穿著寒酸了些,賈琮暗暗驚疑,此人太像賈寶玉了!
若非此饒服飾在否定,賈琮幾乎不會懷疑,“閣下可是姓甄?”
甄寶玉神情氣色都不大好,聞言遲疑一下,不答,眼神變幻不定。
賈琮笑笑,又看見他也懷揣了一本時文集,依稀可見露出來“賈山海”三字,“他懷了疑心,情有可原。”
看來金陵甄家被抄家之後,甄寶玉是性情大變了,並且改了紈絝公子的脾氣,專心學習八股文、走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