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匪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院試之前,紅樓之公子無雙,司馬匪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匡母、匡六合母子倆殺雞、買魚,好生款待賈琮、秦鍾,他們視賈琮為恩人,本來他們匡家家徒四壁,光景慘淡,賈琮借劉東昇的關係,從津府得到一張鹽引,匡母僱人與長蘆鹽場交接,賣起合法的鹽來,總算度過難關。
而他家一如既往節儉,卻是讀書費錢,匡母又有農婦的心思:想攢下來給兒子娶媳婦。
今年癸酉府試,刻苦上進的匡六合勢如破竹,中了前二十,備戰院試。可是,秦鍾落榜了,他心理素質不過關,四書也只是啃得勉強可以,遠遠沒賈琮嫻熟、融會貫通。
席間,賈琮勸秦鍾參加院試之前的府試複試,這種複試一直穿插在各種正經考試之中,秦鍾啥事也以賈琮為主,唯唯點頭,他驀然想起去年某一遠遠見過的賈迎春:肌膚微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便血液沸騰,不得功名,誓不罷休……
原本他會與水月庵的尼姑智慧兒有交集,現在的人生軌道越偏越遠了……
來時,賈琮早已細心地送過匡母見面禮,是幾匹布料,倒不是貿然的,他們告辭,匡母面談匡六合。
“我兒的這兩個同年,真是好生俊俏,只是那位秦公子,有點像姑娘似的,那位大恩人賈公子,那舉止、那氣度,不愧是京城大家出來的,我兒要好生結交……”匡母唸叨。
“娘,這般背後議論人不好。”匡六合勸諫。
匡母一指頭戳在兒子腦門:“你老母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是讀書人,該比為娘有見識,好好讀書,好好考,養你這麼大,你爹腿一伸就走了,你哪裡知道婦道人家的不容易?還好還好,我兒有孝心,時候我一把屎一把尿,前兒娘病了,換你一把屎一把尿,為娘就算不得誥命,也值了!俗話得好:積穀防災,養兒防老啊!”
匡六合是大孝子,雖然母親的見識,在他看來或許膚淺、粗俗,但卻不予辯駁,“哎哎”應聲,一邊幫老母揉肩膀、揉腿。
……
“馬典史,此番有勞了,些許銀兩,還是衙門的差爺們破費,事成之後,在下必有重謝。”賈琮坐在縣衙簽押房,房內堆滿文案,文案各自歸檔,這排建築在縣衙右邊,屬於六房的辦公場所。
賈琮和馬典史談的事,自然是收集羅訟棍的種種不法證據,正面的鬥爭,只能用正面的手段來解決,賈琮、羅訟棍打賭,早已傳揚出去,如果此事使陰刀子,對賈琮名聲不好,當然,賈琮不是拘泥的人,不公開的事情,他不介意玩陰謀。
古往今來,但凡爬到身居高位者,無不是權謀大家,不想用,也得用。
事實上,此事樊知縣已吩咐過馬典史,羅國奇肆無忌憚,樊知縣也準備幹掉他了。
“不敢當、不敢當。”馬典史嘴上不敢當,哈哈一笑,銀子照收,恭維道:“這事兒定然辦好,賈案首是縣尊大人、同知大饒得意門生,來日還望多多關照。”
“好。”賈琮取回了順社倉的捐銀,收益上百,但是,順社倉被羅國奇坑了一把,衙門這邊再層層剝削下來,並無多少了,還好的是京城山海書社那邊,隨著他名聲開啟、宣傳,賣書收益都會越來越可觀。也因為社倉這事,樊知縣不滿羅國奇好久了。
馬典史抱怨一陣,是自從朝廷實行火耗歸公以來,他們經手的銀子大大下降。
所謂火耗,便是官府收稅上來的錢,需要重新放入官窯鑄造,鑄成銀錠、元寶,才上交戶部。這樣,重鑄過程之中,銀兩會有損耗,損耗的部分,依舊從老百姓身上搜刮,謂之火耗。
火耗銀子,歷來是衙門從上到下貪吃的,歸公了,自然引起官僚階級的反彈,斷人財路,無疑是跟他們拼命啊!
賈琮心道:“火耗歸公,攤丁入畝,這雍樂皇帝還真敢做,魄力不……”
末了,馬典史道:“我這就去安排人四方巡查,可能會到固安,那樁案子涉及固安縣,來來回回,事情落實了,怎麼也要十半個月,先祝賀賈案首院試高中了……對了,劉御史已達官署大廳數日,怕要引見的……”
果然不假,須臾樊知縣就差門子來請,要到同知廳,隔著縣衙約有幾百米,賈琮告辭過去。
……
幹學政是很忙的一份公差,劉東昇初到京郊,又兼巡按御史,可謂教育、官員作風監察,一把抓,僅僅是學政工作,就讓他沒有多少休息時間。
按臨宛平,劉東昇到社學、學院、縣學視察學風,遇到教育設施破損的,監督修築。每到一處學生聚集地,必然要出經、策之題考察,對府學、縣學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