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匪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公車上書,紅樓之公子無雙,司馬匪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戶部衙署,東南方位的一塊“戶部浙江清吏司”牌匾上面的屋簷,也被大雪覆蓋,戶科給事中巡視完畢,出去了,浙江清吏司大堂的珠算聲,依舊不絕於耳。
“戶部浙江清吏司今年從浙江布政司遞解的春、秋兩季稅銀,重鑄之後一共多少?”賈琮坐在桌邊問。
主事王應麟輕嘆:“賈修撰,此事你還是不要插手為好,戶部就是一筆爛賬。”
主事司馬匪鑑彙報:“戶部浙江清吏司領浙江布政司,代管京營御林軍、留守軍、龍虎軍、應軍、上直親衛幾十萬軍餉。浙江乃東南大省,沿海富裕之地,湖州、嘉興、寧波等,盛產棉、麻、絲,稻穀可以兩熟,春稅少些,二十萬,秋稅有一百多萬。”
賈琮在桌面上悄悄手指:“我昨從其他幾個清吏司回來,情況大抵差不多,戶部、工部、兵部、內承運庫、內惜薪司、御馬監等等,職務常有交叉,這軍餉本是兵部之事,卻由戶部各清吏司代管。”
“就是如此。”王應麟、司馬匪鑑點頭。
“我朝國初設茶馬稅、鹽課司、鈔關,二十取一,後民愈富,禁令漸弛,變成三十取一。單拿西北、西南茶稅來,可以做茶馬生意,茶是戰略物資。至於鹽課,兩淮、兩浙、河東、長蘆、山東、福建等是常設,雲南、陝西等地也有井鹽提舉司。鈔關即便各代增減不一,河西務、臨清、淮安、揚州、蘇州(滸墅)、杭州(北新)、九江七處大致是常設的,十三布政司匯合茶馬稅、鹽課稅、鈔關稅,中原水患之後顧,哪有不夠的?”賈琮疑惑道。
司馬匪鑑猶豫、遲疑:“戶部各十三清吏司例銀,慣有解送內府、內庫的,金陵、蘇州、杭州三織造,也歸內務府管,去年並今年解送的總數,據有四千多萬,九邊戰事耗費一千多萬,各地軍餉一千多萬,解送內庫再一千萬,剩下一千萬……”
還不夠上下其手,貪墨了。
兼戶部侍郎的汪應元背手踱步進來:“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內宮多處有雷劈、起火,宮殿重修、太妃生日,每一樣動輒耗費百萬。一旦修宮殿,木材要從湖廣、雲貴運送上好木料,走長江水道、運河,又要動用市舶司,工匠、顏料糜費又不可計數,戶部預算,每年都入不敷出,賈修撰還有什麼疑問嗎?”汪應元老奸巨猾地一笑:“你將來是要修史的,哪些話能,哪些話不能,知道詳細點也好。”
“閣老。”賈琮三人起身行禮,汪應元是身兼數職,自從趙北斗下野,皇帝一直不下旨選閣臣,內閣嚴重缺額,所以汪應元是東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戶部左侍郎,位高權重。
“黃河水患,刻不容緩,下官身為翰林院修撰、西閣值班人員,奉命巡視工部、戶部,職責所在,更是責無旁貸。”賈琮面色堅決,司馬匪鑑、王應麟暗暗敬服。
“陛下正向戶部要銀三百萬重修大明宮,河南只有兩百萬,你上書要有準備。”汪應元丟下幾句話,便走了。
……
清幽雅緻的翰林院,賈琮從典簿廳簽名出來,蔣化蛟拱手道:“賈修撰得提防提防,如今的金陵四大家族,實在名不副實呀,哈哈……”
編修丌詩軒幸災樂禍:“修撰大人還敢要地嗎?丌某人在松江還有幾百畝……”
“多謝蔣修撰、丌編修吉言。”賈琮無故加之而不怒:“蔣修撰、丌編修是泰州學派,泰州學派由王陽明心學發展而來,講究百姓日用,就是道理,董府尹的浙東學派即便與泰州學派理念不同,為國為民到底都是一樣。”
“現下,中原水患,區區二百兩,不足以充塞黃河之萬一,我山海盟盟主賈琮,欲公車上書,請陛下開戶銀、停宮殿,以定黃河、安萬民、保下,為我大順萬世之國祚計,你們怎麼?”
丌詩軒、蔣化蛟對視一眼,大義凜然:“你賈琮若敢公車上書,我江左盟自然義不容辭!”
可愛,又可恨的人,可惜江左盟和自己對上了,政治,是無情的。
……
申時,正陽門外正逢上直親衛、巡捕五營、錦衣衛換班,他們三一輪,每門各有值房,除卻一二品大臣楊提督、仇都尉用銀印,其餘則用銅印,巡捕統領和值班人員各執一半。
龔鼎慈下轎:“賈兄,今日之舉,你不會後悔嗎?”
“我賈琮無怨無悔。”賈琮大義凜然地搖搖頭,這時江左盟司馬匪鑑、王應麟、張茂才、匡六合到齊,龔鼎慈帶領的燕社,有一百多人。
加上龔鼎慈、賈琮兩大順府年輕一輩的首領人物,廣發號令,今來宣武門西市匯合的朔方秀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