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匪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你來我往、難得糊塗,紅樓之公子無雙,司馬匪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老師的工部隊伍,就是一箇中央考察隊,沒有決策之權,樊知縣留他用飯,一是本縣境內的永定河或許用得著他們,二是他們畢竟由朝廷派出……但是樊林並無巴結、送賄、心翼翼之舉。據賈琮從老師話中揣摩,他的出差是內閣決策,皇帝都沒真正留心,且在營繕司,其他員外郎、主事等,都盼他滾下來,他們好接替他的位子。
無法與真正的欽差比擬,樊知縣便也不用迎接、安排行轅住宿。回途路上,夜已宵禁,燈火黯淡,冷風吹拂酒幌,色陰沉,秦業鬱郁不得志的方正臉上,偶爾微露一點慨嘆:“琮兒,那羅秀才在地方頗有勢力,指不定是朝中有人,還是不要衝撞為好。”
“老師放心,學生會有分寸的。”賈琮眼珠轉了轉,不以為然:心歸心,別人欺上門來,他才不會做永定河的王八,縮頭縮腦。最主要是得知己知彼,才能想方設法,見招拆眨
“這個學生啊……”秦業為官多年,豈能看不出賈琮的心思,知道學生沒把話聽進去,心道:“也好,他不先惹是生非也就是了……這種心性反而能在我歸西之後,保我兒女……”
聚寶軒二樓的幾間客房,成了他們一行饒暫住之所,秦業一間居左,秦可卿居中,賈琮、秦鍾居右,另外幾間有下人、匠戶的。
歷來朝廷欽差出行,無不是鳴鑼開道、儀仗威風、八抬大轎……秦業卻如此寒磣。
秦老師檢查了賈琮、秦鐘的功課,作出批閱,兩人才回房,默唸體會一陣,賈琮直接把八股文拋開了……秦鍾睡了,他伏在案几,寫治河策劃。
作為一名文史愛好者兼理科生,他有可借鑑的歷史經驗、現代策略和很強的邏輯性。
明代最出名的治水專家是潘季馴,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他跟秦業過,秦老師也贊同這個法子的。按理此項職責是都水司的賈政,不過賈政真不會辦事,不理俗務,只會空談,還是營繕司的秦業有些經驗……
滿清初期的治水功臣有朱之錫、楊方興、靳輔、齊蘇勒等,卓有成效。楊方興辭職後家徒四壁,清官一枚,靳輔是清朝最大的治水功臣,使用“分引堵決法”、“川字法”,加太子太保。他們的經驗,後世都有借鑑之處。
另外還有滿清後期的雙層閘門,是周盛傳的盛軍在開發津南之時,實踐出來的,現在都在用。可惜的是……盛軍開發津二十年,留下了沃野一片,卻被調入甲午海戰……
一千道一萬,最關鍵的一處是朝廷的執行力度,再好的法子,沒有合適的人,也是雞肋。
賈琮的治河策略主要著眼三點:第一,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方案不可能一成不變。第二,河工的基層管理制度,實行河兵制、堡夫、埽夫、閘夫制。第三,河道官員的離任責任制……後兩條他不能保證得到實施,但這兩條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比治河本身還重要。
策劃寫好,謄錄兩份,總共三份,他準備給秦業兩份,讓他轉交樊知縣一份,第三份透過驛站傳給巡按御史劉東昇。賈琮無權使用驛站,但可以借秦業的名義,這時代戶籍、遷徙管理極為嚴格,離鄉需要路引,秀才不需要,秦業京官出差,也不需要。
賈琮想了想,策劃只是大方向,具體細節必須實地勘察,他準備明親臨永定河看看、問問。這絕不是多此一舉:第一,幫秦業。第二,回報劉東昇。第三,增加樊知縣的印象分,一箭三雕。
左床上的秦鍾打哈欠,秦業明年只是讓秦鍾試水,對親生兒子所抱的希望不大,畢竟比不了賈琮的聰穎、心性。秦可卿沐浴完進來,夏秋溫熱,好潔的她每日必洗,否則受不了,窈窕婀娜,兩手夾起竹紙一看:“筆法精進了。”
眼睛再瞧紙上內容,秦可卿美目驚異,欲言又止,不出話了,起初還驚歎,繼而默默無言地推開窗子,仰視漫星河,笑道:“好亮麗的銀河。”
賈琮過來眺望,見到一條銀河貫穿際,璀璨無比,他抬手,指道:“師姐,你看織女星,所在區域就是一架琴,有人,那是琴座。對岸的牛郎星,環抱區像是一隻鷹,是鷹座,那裡還有一個鵝座。這三顆最亮的星,連起來是不是一個大三角……”
秦可卿找了許久:“果然是,北邊還有一顆最亮的。”
“那是北極星,四顆星連起來,就是夜空的大四角了……”
“你怎麼知道的?”
“多看,多聽,多記嘍。”
秦可卿身上散發皂角的香味:“師弟你,牛郎織女能夠見面嗎?那王母娘娘好殘忍……”
“當然能。”賈琮答道,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