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6章 決策失當,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世民斥責道:“高明放肆!還不向你叔父道歉!” 李承乾頓時躬身道:“叔父恕罪,是侄兒口出妄言了。” 任小天擺擺手道:“沒事沒事,也不能怪你如此驚訝。 大唐正趕上吐蕃最繁榮最巔峰的時期,換了誰都難以把這塊難啃的骨頭吃進肚子裡去。 其實說起來吐蕃和唐軍野戰的話是處於下風的,唐軍在地勢平坦的地方戰鬥力還是要強於吐蕃軍隊的。 但是要進攻吐蕃的話,最大的困難就是吐蕃地處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普通人上到那裡大部分都會有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哪怕是訓練有素計程車卒也不例外。 何況吐蕃本來就地廣人稀,想要在廣袤的土地上找到吐蕃的主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吐蕃軍隊只要利用地形優勢和唐軍打游擊戰,時間一長必然能拖垮唐軍。 這樣就算是薛仁貴不在大非川戰敗,在高原之上待的時間長了士卒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 李泰胖臉上擠出一絲疑惑說道:“叔父,那難道就沒有消滅吐蕃的辦法了嗎?” 任小天搖搖頭道:“李治從一開始的戰略決策就有些想當然了。 在他看來吐蕃膽敢吞併吐谷渾並且向西域出兵,那完全是在挑釁大唐的威嚴。 他在完全沒有了解吐蕃的實力情況下就貿然讓薛仁貴向高原進兵。 然而他忽略了那時候的吐蕃早就不是世民兄你那會的吐蕃了。 吐谷渾作為吐蕃和大唐之間天然的屏障,當時吐谷渾已經為吐蕃所佔領,大唐的地理優勢已經全部喪失。 再加上李治多年來忙於高句麗的戰爭,擱置了對吐谷渾人的安撫。 這也導致了薛仁貴雖然打著為吐谷渾復國的旗號,但是卻沒有得到吐谷渾的支援,儼然成為了高原上的一支孤軍。 總結起來就是李治對待吐蕃問題上太過剛猛,只想著憑藉武力就能壓制住吐蕃,完全沒有政治和謀略上的博弈。 武則天登基之後就設下反間計讓吐蕃君主殺死了論欽陵,只不過後面武則天對外戰爭打的實在是太拉胯,這才讓吐蕃再次翻身了。 說起來李隆基前期在對付吐蕃方面還是做的很好的,不僅是連戰連捷將失地全部收回,還將吐蕃人趕回了高原。 之後他還在吐蕃邊境地勢有利的地方囤積兵力,一旦吐蕃人下了高原就會立馬被打回去。” 李世民臉色緩和道:“沒想到李隆基那個昏君居然還有如此意識,倒是朕小瞧他了。” 朱元璋笑道:“咱這麼說吧,如果李隆基早死二十年,他在後世的評價未必就會比你低。” 李世民臉頰抽動了一下道:“還是說回吐蕃的事情吧,朕想起來那個老東西就來氣。” 任小天頷首道:“其實西域的事情好解決,大唐畢竟在西域耕耘了多年,只要大唐軍隊能夠切斷吐蕃和西域往來的通路,西域四鎮很容易就能收復回來。 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將吐谷渾的地盤從吐蕃的控制中剝離出來。” 任小天說著從手機裡找出了一張地圖給李世民道:“這裡最為穩妥的方式應該是從河湟谷地沿著青唐古道一路推進,只要將柴達木盆地收復,那就能徹底切斷吐蕃和南疆之間的聯絡。 當時的河湟還在大唐的控制範圍內,一旦收復柴達木盆地之後,整個吐蕃就等於被困在了高原之上。 哪怕是他們傾巢而出,只要離開了青藏高原的範圍,依託有利地形的唐軍也並不畏懼吐蕃的軍隊。 但是兵進大非川卻是十足的冒險之舉,李治或者薛仁貴的想法應該是出奇兵經由崑崙山脈襲擊河口地區。 然而這種奇襲的前提是對方指揮官必須是個十足的蠢貨,顯然論欽陵並不是蠢貨,相反他還很精明。 面對薛仁貴的奇襲,論欽陵不驚反喜,果斷派遣騎兵切斷了薛仁貴的後路,再加上郭待封這個草包一直拖後腿,這就讓薛仁貴所部進退不得只能選擇決戰。 另外由於李治經年來忽視西線戰場的防務,薛仁貴出兵四個月的時間裡,河湟、鄯州、涼州三地居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去增援,這才造成了大非川之戰唐軍慘敗的局面。” 李世民聽完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道:“李治這個蠢貨!” 朱元璋搖搖頭道:“李治絕對算不上蠢貨,只是多年來他幾線用兵,對朝廷的負擔實在是太大了些。” 李世民說道:“朕不是那個意思,朕是想說他給朕惹下的爛攤子,還要朕出手幫他收拾,他這個皇帝真是做的實在夠差勁的。 也不知道那個朕是怎麼想的,怎麼會選擇李治做了皇帝。” 任小天眉毛一挑道:“世民兄,聽你這意思是準備幫李治打贏吐蕃這場戰爭了?” 李世民點頭道:“歸根結底那也是大唐的國事,既然朕已經知道大非川之戰的結果那肯定不能袖手旁觀吧? 等朕解決了突厥入侵的事情之後,朕自然要騰出手來收拾那幫吐蕃人。”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