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商議戰事,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突厥人打進來了?!” 尉遲恭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說道。 李世民回到大唐後,將武則天交給了長孫皇后看管,他立馬召集了心腹之人商談突厥人的事宜。 身穿宰相官服的長孫無忌說道:“皇上,臣也是剛收到邊關的急報,您又是怎麼得知此事的呢?” 李世民臉色複雜的看了一眼長孫無忌道:“輔機,朕是從小天兄那裡得知的。 據他所說突厥近日出兵十數萬一路突破涇州,不日將到達長安城下。” 一想到這個忠心耿耿的大舅哥將來會死於他親外甥李治之手,李世民就感覺有些愧對於他。 “皇上,既然突厥人已經兵臨涇州,那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得快些發兵阻攔才是。” 長孫無忌被李世民目光看的有些莫名其妙,不過知道任小天能耐的他也顧不上許多連忙說道。 脾氣火爆的程咬金(這會還沒改名程知節)立馬嚷嚷道:“皇上,不就是十幾萬突厥人嗎?你只要給俺五萬精兵,俺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秦瓊拉了程咬金一下低聲道:“咬金不可莽撞,突厥人兵強馬壯,你怎麼可能用五萬人就能攔得住他們呢?”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朕知曉程將軍的意思,但是眼下長安城滿打滿算只有兩三萬守軍,朕又哪來五萬兵馬可以交於你指揮呢?” 程咬金尷尬的撓了撓頭,雖然剛才他有吹牛的成份在,但是真有五萬人的話他也未必不能打敗突厥人。 但是隻有兩三萬的話,就連莽撞如他也不敢輕易放言說能守得住長安了。 高士廉作為李世民的妻舅,他眼睛一眯說道:“既然如此的話皇上應速召各地大軍入京護駕才是。” 李世民嚴肅道:“怕是來不及了,等各地大軍來到時戰事都該結束了。” 另一名文臣宇文士及搓了搓鬍子說道:“突厥軍隊勢大,臣以為可以避其鋒芒,請皇上暫且移駕遷都他處,等勤王大軍平定突厥之後再返回長安不遲。” 還沒等李世民發話,身材微胖的房玄齡站出來怒斥道:“不可!長安乃龍興之地,怎可輕棄? 微臣愚見當死戰不退,堅守到大軍來援,屆時突厥之圍自解。” 一旁清瘦的杜如晦也贊同道:“梁國公言之有理,何況陛下移駕容易,可長安百姓又該去往何處呢? 如果將全城百姓留給突厥人,那豈不是送羊入虎口嗎?宇文先生此策斷不可為!” 宇文士及見房杜兩人都極力反對自己的提議,咂摸了兩下嘴後不再言語。 侯君集站出來信誓旦旦的說道:“皇上,末將願率守軍迎擊突厥,定將這群王八羔子趕出大唐!” 李積搖頭反對道:“不可,守軍不過兩三萬餘人,萬一折在突厥人手上又該怎麼護衛皇上的安全?” 侯君集當即大怒道:“你是在懷疑本將軍的能力嗎?” 李積毫不退讓的說道:“侯將軍戰敗事小,皇上的安全事大。 如果將軍戰敗的話屆時又由誰來護衛皇上安全呢?” “夠了!都別吵了!” 眼看眾人吵成一團,李世民揮了揮手製止了眾人。 隨後李世民轉向沉默的李靖問道:“藥師,是攻是守還是遷都,你有何見解?” 原本李靖是不想參與進來的,畢竟他不是李世民的核心班底。 但是李世民既然問起來了,他也只能回答道:“臣以為遷都此事萬不可行,為今之計堅守長安等待大軍來援方為良策。 可惜長安駐軍太少,如果能有五萬人,臣有信心能夠擊退突厥人。” 李世民淡淡一笑說道:“五萬人太少了些,朕給你十萬人如何?” 程咬金壓低嗓門對身邊的親戚說道:“皇上怕不是發燒燒糊塗了吧?要是真有十萬大軍的話俺都能把突厥趕回他們老家了。” 秦瓊哭笑不得的捂住了程咬金的嘴巴。 雖然程咬金刻意的壓低聲音了,但是仍然被屋內眾人聽見了。 他們一個個憋得臉通紅,顯然是忍笑忍的很痛苦。 好在李世民知道程咬金的性格,也並沒有和他計較。 李世民對眾人說道:“不日將有十萬大軍抵達長安增援,屆時還希望諸位將軍盡情發揮本事,將這群狗孃養的突厥賊人趕出大唐!” “皇上,不知這十萬大軍是從何處而來?難不成是李建成...” 長孫無忌左右環顧了一圈,發現同僚對李世民所說的十萬大軍都感覺莫名其妙,他只能主動站出來問道。 李世民搖搖頭道:“這是小天兄幫朕從下一任的皇帝處借來的大軍,並不是大哥那邊的軍隊。” 長孫無忌眼睛一亮道:“原來是高明太子派人來援了,這下咱們勝算就大的很了!” 李世民苦笑一聲,並沒有對長孫無忌解釋太多。 “這支軍隊在未來即將面臨一場慘敗近乎全軍覆沒,朕之所以將他們調來也是為了改變他們的命運。” “什麼?全軍覆沒?這支軍隊的敵人是誰?難道也是突厥不成?” 聽完李世民的話,尉遲恭下意識的脫口問道。 李世民皺著眉頭說道:“並非是突厥,而是吐蕃。” “吐蕃?那個番邦小國地處高原,素來和我大唐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