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 劉邦,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普通人的視角來看,韓信是被冤殺的,劉邦也是絕對的冷血小人,他所行也都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事。 但是站在帝王的角度上來講,韓信被封為了異姓王,但他居功自傲、又不是劉邦的心腹班底,對大漢皇帝統治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無論他有沒有謀反的意圖,劉邦為了大漢的穩定都不會讓他再活下去,哪怕是換了其他帝王也是一樣的結果,就連唐太宗李世民在八百年後的大唐對劉邦當初的做法都很贊同。 “分封制真是開歷史的倒車,縱觀歷史上凡是實行分封的國家基本沒有幾個好下場,春秋戰國諸侯國打個不停、漢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甚至是叔你們大明不也因為分封鬧出過大亂子嘛。” 任小天說完還朝朱元璋瞥了一眼。 朱元璋急道:“話可不能這麼說,大秦沒有分封,但是不照樣二世而亡嗎?曹魏也沒有分封,不也是被實行分封的司馬氏篡國了嗎?你們後世的那位不是說過那句話嘛,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要一概而論。 咱分封藩王可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咱的藩王沒有官職沒有封地沒有兵權,而且是不能徵稅的,放在平時除了是皇族之外那地位還不如地方上的總兵,這也都是咱總結了前朝的經驗教訓才得來的最穩妥的辦法。” 任小天笑道:“那我四哥不還是靖難成功了嘛,這您又怎麼解釋?” “咱怎麼可能想到允炆那孩子會廢物到那個程度?以全國之力打一個小小的北平都能打成那個樣子。不過他那也是個例,沒辦法拿來參考的。” 朱元璋先是被噎的半晌說不出話來,但是他還是強行為自己辯解道。 “就算是沒有靖難這種事發生的話,您覺得您那一套藩王制度就真的沒問題嗎? 按您現在的藩王待遇來說,親王歲米五萬石,鈔兩萬五千貫;郡王則是歲米六千石,鈔二千八百貫,一名親王的待遇就足以養活五十多位朝廷一品大員。 更恐怖是您的藩王是世襲制,嫡長子繼承親王,其餘各子皆為郡王,這幫人閒著沒事就玩命的生孩子,這無疑是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根據嘉靖年間一位葡萄牙人記載的,當時單單一個桂林親王就有一千多名家屬,這些人不事勞作,每天就靠著朝廷的給養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就宛如一個個寄生在帝國身上的吸血鬼一般。 嘉靖年間的國庫收入甚至都不夠給這些藩王們發放俸祿的,無奈之下只能將徵稅權利放給了各地的藩王,這些人對百姓是橫徵暴斂,當時還有句童謠唱的是嘉靖嘉靖,家家皆淨。 甚至於到了崇禎時期,全國絕大部分財富基本都在藩王和東林黨人的手上,朝廷居然拿不出錢糧來發放軍隊的餉銀,這其實也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朱元璋聽完之後彷彿當頭捱了一棒子一般,腦袋晃了晃直接坐在了地上。 他完全沒想到自己認為無比周全的藩王政策居然成了大明帝國的催命符。 任小天知道自己的話對朱元璋打擊巨大,將他扶起來坐下後也就任由他思考去了。 “漢高祖啊,你怎麼聽到我說七國之亂沒有一點反應呢?那好歹也是你大漢發生的事啊。” 隨後任小天又向一旁一副無所謂表情的劉邦問道。 劉邦無奈一笑說道:“店家,別叫我廟號成不?搞的我好像已經死了一樣。你要麼叫我劉季,或者乾脆叫我老劉也行。 他們後世的事我是懶得管,每天做皇帝做的我就夠累的了,再去替他們考慮我還要不要活了?” 任小天挑了挑大拇哥,劉邦這心態還真是沒的說。 其他人哪個不是聽到後世的壞訊息之後就著急忙慌的,像劉邦這麼淡定的還真是沒有。 “店家,我問一下,我死了之後是不是如意這孩子接替的皇位啊?” 任小天正喝著水呢,被劉邦這麼一問之下差點嗆到了。 “老劉,你剛不還說你不管後世的事嗎?怎麼這就問上了?” 劉邦嘿嘿一笑道:“我管不了那麼遠的事,自己的兒子總還是要問一下的。” 劉如意是劉邦最喜愛的一個兒子,也是他寵愛的戚夫人所生,劉邦一直覺得嫡長子劉盈羸弱,有意讓劉如意接任皇位。 但是事與願違,劉邦死後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了人彘,就連劉如意也被呂后毒殺身亡。 任小天嘆了口氣道:“你確定要知道嗎?真相可是相當的殘酷的,我怕你知道以後會接受不了。” 劉邦見任小天欲言又止的樣子也嚴肅起來了,他正色道:“店家,你就實話實說吧,我能受得住。” 見劉邦如此堅決,任小天無奈之下只能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他。 但是讓任小天出乎意料的是,劉邦在得知事情真相後居然沒有暴怒,甚至都沒有一絲生氣的樣子。 “其實我早就預料到了,呂雉這個狠毒的婦人又怎麼會放過他們母子呢,終究還是我把她想的太好了。” 劉邦頹然的坐在沙發上,此時的他宛如一個行將就木的小老頭一般。 任小天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其實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