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劉季,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始皇沉吟了一會後說道:“你們三人雖有大才,但奈何資歷尚淺。如果朕貿然將你們提到九卿一類的高位,朝中大臣定然有許多反對意見,這樣對你們的發展也不利。 這樣吧,上天曾告訴朕蕭何在內政方面頗有心得,大秦眼下恰巧有一項關乎大秦未來命運的絕密之事。此事現在雖有李斯和蒙毅負責,奈何二人皆不長於此道,蕭何你就去襄助他們二人。等此事辦妥之後,寡人就提升你為治粟內史。 韓信你有萬軍統帥之姿,但眼下大秦四海昇平並無戰事。如果你想要在軍中嶄露頭角就只有去北境蒙恬將軍處,朕也會將你的事與他言明。至於他會不會重用你,那就要看韓信你自己的本事了。 曹參你文武雙全,怎麼安排你朕一時也沒想好。朕想問問你的意思,你是想做文官還是武將?” 蕭何和韓信聽完秦始皇的安排心中大喜,想不到秦始皇說的重用他們居然會重用到這個程度。 要知道蕭何來之前只是沛縣的主吏掾,只是輔佐縣令處理一下縣內的內政事務。現在秦始皇居然將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一職許諾給他,真的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大概相當於現代的縣財政局長突然提拔成了國家財政部長。) 韓信更不用多說,他本就是淮陰郡的一介平民。胸有韜略但奈何出身卑賤,如果不是秦始皇突然的徵召,他或許會在故鄉蹉跎一生。現在秦始皇雖然只是將他派到了蒙恬的麾下,但是韓信有足夠的自信能夠很快的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曹參內心也很糾結。他和蕭何共事多年,自然知道自己的才學比不上蕭何;來咸陽的路上和韓信也有過戰場推演切磋,雖不至於一敗塗地,但也絕對是輸多勝少。眼下他對自己的定位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走哪條路。 秦始皇也看出了曹參的猶豫,大手一揮道:“既然曹參你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的話,朕就替你決定了吧。你和韓信一同赴北境加入蒙恬將軍麾下,先從蒙恬將軍的副將做起,日後若有戰功朕再封賞你不遲。” 見秦始皇替自己做了決定,曹參也不再糾結,反正戰場搏殺本來也是他擅長的。 “謝陛下隆恩,我等必將誓死報效大秦。” 三人各自得到安排後,向秦始皇施禮道。 秦始皇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三位人才總算是被他拿下了,不知求賢令還會不會給大秦帶來更多像他們這樣的大才。 “韓信你先回去準備準備,明日隨軍出發趕赴北境。蕭何曹參你們兩人留下,朕還有些小事要問你們。” 韓信領命後離開了大殿,他和蕭何曹參也只是點頭之交,他們兩個人的事韓信自然也不想多聽。 “你們二人都是從沛縣來的,可否認識一個叫劉季的人?” 韓信離開後,秦始皇靠在椅子上幽幽的問道。 曹參聽完一愣,始皇帝還居然還知道劉季這個貨?不過想來始皇帝連他二人的才華都知道的這麼清楚,認識個劉季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回陛下,下官和劉季同為沛縣人,下官是沛縣獄掾,他是沛縣亭長,自然免不了經常和他有接觸。 不過下官也只是和他有公務上的往來,私下裡並不熟悉。但是下官曾聽人說起劉季此人性格荒誕,做事不著四六。不知陛下為何會問起他?” 曹參摸不清秦始皇為何會問到劉季,他只能小心翼翼的回答,生怕劉季惹過什麼禍會牽連到他。 秦始皇淡淡的說道:“哦,朕也只是聽人說起沛縣有這麼一個亭長,好奇問問而已。蕭何你可認識他?” 蕭何面色複雜,他和劉季的關係可沒有曹參這麼簡單。但是始皇帝既然問了,他又不能不如實的回答。 “回陛下,下官自幼和劉季相識。此人雖像曹參所說的那樣有些圓滑輕浮,但是對朋友極講義氣,頗有豪俠氣概。下官也覺得此人有可取之處,故而平日與他交好。” 秦始皇點點頭,這確實是他了解的那個劉季,也難怪夏侯嬰、樊噲等人會因為他而不願來咸陽了。 秦始皇直起身子問道:“那你可知此人有沒有什麼大的志向?” 蕭何一臉懵的問道:“大志向?何為大志向?” “就是胸有大志,比如說推翻我大秦,自己做皇帝。” 秦始皇的話說的雖輕,但卻如霹靂般擊中了蕭何。 蕭何連忙跪地說道:“陛下,劉季絕無此意啊。平日他遊手好閒、偷雞摸狗,沛縣人見了他都躲著走。就算他有這個心思,恐怕他也沒這個能力啊。” 看來蕭何對他這個朋友瞭解的還是不夠多啊,別看這劉季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的,心裡的野心可是大的很呢。 秦始皇似笑非笑的說道:“那倒未必,如果劉季有你們幾位相助,再加上他在沛縣那一幫狐朋狗友。說不定他就有這個本事做到了呢?” “陛下明鑑啊,下官和劉季並不熟悉,又怎麼會跟著他造反呢?再說下官是大秦的官吏,絕對不敢行造反之事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