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5章 應對之策,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廉希憲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他是高昌的畏兀兒族人,也就是蒙古人口中的色目人。
此人身材高大,文武雙全。
他自幼熟讀儒家典籍,被人稱為廉孟子。
自十九歲開始他就進入忽必烈府邸擔任宿衛,在後來忽必烈南征北戰時為其出謀劃策。
因此算得上是忽必烈的心腹之人,忽必烈自然也很重用他。
而後他也曾短暫的擔任過元朝的宰相。
攻陷襄陽後他被任命去往荊州之地安撫民生。
只是後來身體抱恙,故而返回大都休養。
據史載他死後被忽必烈追封了文正的諡號。
眾所周知,文正可以算得上是文人最高的諡號了。
無數人夢寐以求卻得不到。
而廉希憲不僅被追封文正,而且是唯一一個以異族身份得封的文人。
因為廉希憲對漢人的事情十分熟悉,所以忽必烈才會把他一起叫來問事。
至於為什麼沒有直接召見漢人出身的文官,那也是有原因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蒙古人雖然歧視漢人,但是忽必烈對有才華的漢人還是很重視的。
像是張柔張弘範、史天澤、劉整這樣的漢人武將。
以及劉秉忠、姚樞、張文謙、郭守敬這樣的文臣。
武將不用多說。
這些人近年來陸續去世,已經沒有幾個還活著的了。
而文臣中又以劉秉忠為首,其他人都算得上是他的學生。
他也是忽必烈最為倚重的智囊。
相當於諸葛亮之於劉備、王猛之於苻堅。
可惜劉秉忠已經故去五年。
其他人要麼不受忽必烈重用,要麼就是不擅長政治和軍事。
忽必烈無奈之下也只能讓廉希憲代勞了。
因為他實在是搞不清楚城外這支大軍到底是什麼來路。
不多時三人便來到了忽必烈的面前。
“陛下。”
廉希憲率先躬身施禮道。
“善甫無需多禮。
你身體尚未痊癒,朕把你找來也是於心不忍啊。”
忽必烈看著飽受病痛折磨的廉希憲,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廉希憲也是伴隨他一路走到今天的近臣。
如今卻成了這個樣子。
“陛下不必介懷,臣的身體還算康健。
不知陛下今日召臣來所為何事?”
廉希憲勉強笑了笑,面色蒼白的他張嘴問道。
忽必烈微微搖了搖頭。
最終嘆了口氣說道:“大都城外來了一支規模龐大的敵軍。
如今四門皆已被圍,情勢萬分兇險。
朕不得已之下才請善甫來此。
想問問你的意見如何。
還有就是想讓善甫弄清這支敵軍的來歷。”
:()我的餐館通古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