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 周亞夫之死,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啟有些疑惑的問道:“周亞夫之死怎麼還有朕的事?
朕一向都對他十分信任,又怎麼會害了他?”
任小天嘆了口氣道:“哎,還不是因為牽涉到了皇家立儲的事引起了你的不喜嘛。”
劉啟眉頭微皺。
立儲一事向來都是皇家內部事務。
如果外臣敢牽扯其中的話,那周亞夫其實死的也不算冤枉了。
任小天撓了撓頭繼續說道:“其實周亞夫也不能算是牽涉立儲的問題。
他只是以長幼有序的規矩勸你不要隨便廢了劉榮的太子之位而已。”
劉啟後宮的情況相對來說要複雜一些。
他的正宮皇后薄皇后嫁入宮中二十餘年一直沒有生出皇子。
所以劉啟立了庶長子劉榮為太子。
劉榮的生母粟姬妾母憑子貴也受到了劉啟的寵愛。
當時劉啟的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向粟姬提議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劉榮當太子妃。
粟姬因為劉嫖經常會向劉啟進獻美女入宮一事對其十分反感,所以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劉嫖被拒絕後懷恨在心,轉頭就找到了劉啟另一位寵姬王美人、也就是劉徹的生母王娡。
王娡對此則是非常高興,很快就同意了這門親事。
順便說一句,劉嫖的女兒也就是成語典故金屋藏嬌裡的阿嬌。
劉嫖和王娡結成盟友之後,劉嫖就經常在劉啟面前說粟姬和劉榮的壞話。
劉啟對粟姬的印象越來越差,也逐漸開始疏遠了她。
因為劉榮的表現確實不如幼年的劉徹,劉啟自然也動了換太子的心思。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劉啟向大臣們提出廢立太子的想法,卻遭到了當時已經是丞相的周亞夫的強烈反對。
其實也不是周亞夫多麼看重劉榮,他也只是覺得廢長立幼極為不妥而已。
劉啟對當眾反對自己的周亞夫十分不滿,於是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他。
任小天顧忌到劉啟的顏面問題,於是說道:“具體的情況還是回頭讓你兒子劉徹給你說清楚吧。
我再說另外的幾個原因。
一個就是我剛才說到的劉武。
在這次七國之亂中,因為周亞夫對劉武的求援置若罔聞,這就導致了劉武對周亞夫懷恨在心。
叛亂平定之後劉武便把狀告到了你母親竇太后那裡。
竇太后自然是心疼自己的兒子,於是沒事就在你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試圖激起你們倆的矛盾。
再者就是竇太后想要封你皇后的兄長王信為侯,於是你找來大臣商議此事。
周亞夫反對說當初高祖定下規矩,非劉姓者不能封王,沒有立功者不能封侯。
王信對朝廷寸功未立,怎麼能封他為侯呢?這不是違背了高祖的約定了嗎?
見周亞夫連高祖都搬了出來,你無話可說,只能打消了這個想法。
但周亞夫這番言論等於是再次得罪了竇太后和王皇后。
為此她們二人沒少在你面前數落了周亞夫,你為此頭疼不要。
所以在他事後託病請辭的時候,你索性就如了他的願。”
秦始皇哈哈笑道:“周亞夫的脾氣還真是耿直,但是他這種說話的方式怕是沒幾個人能接受的吧?”
任小天也笑道:“您這話說的沒錯,恐怕除了世民兄等寥寥數人之外沒誰能受得了周亞夫的脾氣了。”
趙匡胤臉上露出古怪的神情說道:“那是,畢竟唐太宗可是被人指著鼻子罵還能忍得下的人。
就他這份肚量,恐怕十個朕加起來也比不過。”
李世民一頭霧水,怎麼說著劉啟的事還扯到自己身上了?
自己什麼時候被人指著鼻子罵還忍著了?
自己怎麼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好的脾氣?
劉啟不知道幾人說的李世民是誰,於是催促道:“還是快些說周亞夫的事情吧。”
任小天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周亞夫辭官在家養病的時候,他的兒子又坑了他一把。
當時他兒子周陽覺得父親病入膏肓時日無多,於是偷偷讓人訂做了五百付甲冑準備給周亞夫陪葬。
甲冑這玩意可是國家明令禁止,不允許私人買賣的。
其實原本這事只要不洩露出去也沒什麼大事。
但是周陽這小子摳門啊,光知道拼命催促工匠幹活,完了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