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4章 汴梁東京城,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匡胤一口老血噴出來。
趙佶趙桓父子二人的‘傑作’可是他大宋難以啟齒的傷痛。
今日竟然又被提起,怎麼能讓趙匡胤不憋屈。
柴榮更是冷冷的瞥了一眼趙匡胤。
“趙構建立南宋之後。
金國為了進一步對其施壓,曾兩次將遷都到了開封。
為此金國人也重修了東京城。”
趙匡胤強忍著怒氣說道:“既然金人重修了東京。
那如何又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難道是那蒙古人又造殺孽?
亦或是...大明?”
朱元璋沒好氣的說道:“你說什麼呢?”
任小天搖搖頭轉過身去:“開封之所以變成這樣。
實在是與天災人禍分不開關係。
或者說具體一點,就是人禍導致的天災。”
朱祁鈺愣道:“人禍還能導致天災?這從何說起?”
“一切還要從黃河說起。
開封之所以如此繁榮,與黃河的哺育密不可分。
然而由於黃河上游過度砍伐導致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大量的泥沙被黃河裹挾而來,這就導致黃河河床越來越高。
在北宋時期黃河水位就已經高出周邊村莊數米之多。
黃河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地上河、懸河。
自北宋中葉開始。
黃河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有一次大決堤。
每二三十年就會有一次大改道。
朝廷雖然數次治理,但卻都收效甚微。
靖康之變金人南下到蒙古大舉入侵的百年時間裡。
南宋和蒙古人曾分別三次開掘黃河河堤,致使洪水氾濫、黃河大改道。
無數百姓失去生命、流離失所先不說。
原本黃河距離開封足足二百餘里。
經過這三次掘堤之後,黃河距離開封城僅有不到二十里。
這就導致元明清三朝開封水患不斷。
史載開封曾數十次遭遇洪水襲城,更是有七次水淹整個開封城。
原本宋時百萬人口的繁華都市,到了大明鼎盛年間也不過三十餘萬了。”
朱厚熜連連點頭道:“先生說的不錯。
英宗時開封周王府就曾被大水徹底沖毀。
周王朱子埅曾奏請英宗撥款用於重建周王府。”
朱厚照附和道:“朕也記得此事。
印象中周王府好像不止一次的遭遇洪水了。
不過那次是最嚴重的。”
劉邦揹著手說道:“那周王府在哪兒?
待會我要去看一看。
它究竟是多天怒人怨,才會被洪水數次光顧。”
任小天挑眉道:“其實周王府就在這兒。”
劉邦失聲:“這兒?這兒不是趙匡胤的皇宮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