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象棋篇,武學篇
琵琶行澤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象棋篇,武學篇,星際娛樂荒漠?最佳製作人出手,琵琶行澤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龍舟篇的拍攝進度在上映的第三個星期就完成了。 彼時電視劇上還在播放主角開始在各個龍舟賽事大放異彩,全息艙的虛擬空間內所有的劇情都拍攝完畢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歐陽瀾的運氣太好,象棋篇的新人演員們表現的比龍舟篇還要好。 歐陽瀾轉念一想,這其中大概也有越後面拍攝琢磨劇本的時間就越長的緣故。 一想到在象棋篇之後就是武學篇,歐陽瀾便開始祈禱帝國那群古武世家的繼承人們演技能稍微好點。 不求多有天賦,起碼把臺詞背順溜就行。 反正武學篇的重點就是各種打戲,想必演技方面的硬傷只需要合適的剪輯,應該就不會有問題的。 象棋篇的劇情相較於前兩篇更簡單,一句話概括為深受愛下象棋的父輩影響的現代少年在象棋的各類重要賽事上大放異彩的故事。 稍微有起伏的劇情設定就是主角有個喜歡跟自己爭強寵愛的弟弟,弟弟為人比較陰險,小小年紀心狠手辣,多次陷害主角,但主角最終都一一化險為夷。 象棋除了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徵和教育意義,還能提高個人的能力和修養。 象棋需要極為縝密的思維邏輯,每個棋子的變動都會造成牽一髮而動全身,象棋複雜的下棋思路往往能起到十分重要的智力教育啟蒙作用。 並且象棋還能培養記憶力、空間想象力,象棋的落子無悔也能培養一個人的信心和做事果決行事風格。 因此象棋棋術比弟弟更好的主角在面對弟弟使的絆子都能面不改色地輕鬆化解。 華國象棋的起源眾多,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有這幾個。 第一個便是在黃帝和炎帝聯手攻打蚩尤時,為了獲得勝利,炎帝發明了棋局用來演練排兵佈陣,後來這個棋局就成了象棋。 第二個便是相傳舜有個名叫象同父異母的弟弟,象生性懶惰、喜好玩耍、為人桀驁不馴,於是舜把象禁足怕他惹事,但又擔心象會寂寞,於是為象做了一個棋局供象消遣。 第三個便是當年劉邦和項羽打仗時,劉邦為了拿下項羽特派韓信負責攻打項羽,韓信為了方便排兵佈陣特地研製出棋盤,這個棋盤也是後世知名的象棋上楚河漢界的來源。 歐陽瀾將這些象棋小故事穿插到主角父親的話中,既能向觀眾介紹象棋的起源,又能借此反應主角最初的象棋的興趣源頭。 象棋篇的主演們貌似比龍舟篇的主演們壓力更大,因為龍舟篇之前還有最初的圍棋篇因為演技在捱罵,但龍舟篇播出後劇情和演技方面幾乎沒有幾個差評,導致了象棋篇的主演們生怕到了自己這裡又要捱罵。 按理來說都是越來越好,他們總不能比前面的人還差吧? 歐陽瀾估計照這個進度和思想捲起來,原本要花半年拍完的《傳承:體育》可能卷刀後面只需要不到一個季度。 因為象棋篇拍完那天,龍舟篇正好完結,象棋篇的前兩集剛開始接班。 歐陽瀾一邊剪輯一邊感動地想著,上一次這麼快還是跟鍾英雄他們合作的那些日子。 象棋篇拍攝結束後,歐陽瀾抽空把堆積如山的運動會舉辦事宜安排處理好。 這段時間統子忙著替歐陽瀾監督運動會的舉辦程序,都快沒功夫管歐陽瀾的全息艙使用時間了。 但為了防止歐陽瀾陽奉陰違,系統直接把全息艙地使用時間限定在每日上限十三小時。 歐陽瀾只能含淚地看著自己原本在系統的監督下還能擁有的十五個小時被扣掉兩小時。 “本來就是十三個小時。”系統義正言辭地說道:“之前是看在瀾瀾可憐兮兮的份上……反正本統子是很有原則,宿主稍微沒有人管著就不關心自己的身體!” 歐陽瀾說服不了統子,只能作罷。 於是在武學篇開拍時,那些古武世家的繼承人們紛紛感慨歐陽瀾這麼肝竟然還能保持良好作息,每天竟然只用全息艙十三個鐘頭時,他摸摸鼻子沒有回答。 秦致遠等人對為什麼是武學篇而不是武術篇有些疑問。 歐陽瀾解釋道:“因為太極拳和武術都是武學,所以我想幹脆放到一起拍攝。” 武學篇的主要劇情為,身負武林秘籍的主角家族被反派針對,在一場大火後全家只剩主角和一本武林秘籍存活。 主角小小年紀隱姓埋名,機緣巧合之下拜入武林宗師旗下學習。 主角學成後找上了仇人報了血海深仇,但一直未見當年將他們家族長輩打敗的神秘人。 主角在與師父相伴的過程中生出了感情,他漸漸對師父敞開心扉,主動講述了家族慘劇。 然而師父在聽完後大驚,魂不守舍地離開了。 主角心中隱隱約約有了猜想,但他不願承認這一點。 一邊是曾經一起幸福生活卻慘死的家人,一邊是教導他學習,在他尚未成人時處處護著他的師父。 主角在一番心裡鬥爭後,跟重新出現的師父下戰書。 此番對決,無論誰勝誰負,往日的種種皆在此一筆勾銷。 最後互相放海的二人打了兩天兩夜沒有分出勝負,都力竭倒下。 師父這才敞開心扉,表示自己不是當初的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