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滿江紅》(三)
琵琶行澤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滿江紅》(三),星際娛樂荒漠?最佳製作人出手,琵琶行澤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岳飛二十七歲時,金朝在北宋黃河以南的故地建立了一個名為偽齊的傀儡政權。 偽齊的成立與金朝持續不斷的干擾致使南宋應接無暇,沒法再分出餘力處理國內的流寇。 岳飛被派遣前往平定各地的流寇,討伐這群因得不到朝廷妥善安置而危害人民的散兵。 岳飛耗費三年的時間將南宋境內大大小小的流寇平定了下來。 這些流寇引起的叛亂一同被平定後,岳飛前往臨安覲見宋高宗趙構,拿到了鎧甲弓箭等物的賞賜以及‘精忠岳飛’的錦旗一幅。 此後,朝廷授予岳飛鎮南軍承宣使,岳家軍的兵力隨著朝廷的拔人得到擴充,形成了兩萬多人的規模。 岳飛三十一歲那年上書朝廷,提出收復偽齊政權囊括在內的襄漢六郡,這次的提議最終得到了朝廷的支援。 但趙構卻提出此次岳家軍不得以提兵北伐或收復汴京為口號,最多隻能收復襄漢六郡,不然就算岳飛屢次立下奇功,他也會加以重罰。 這一年四月,岳飛帶領岳家軍重返抗金戰場,乘船渡江時,岳飛對部下慷慨激昂地說道:“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 岳飛確實做到了立下的軍令狀,岳家軍先是在五月份出師大捷,兵不血刃便收復了襄陽,而後又在偽齊政權調動號稱三十萬大軍的反撲中大獲全勝,甚至連金軍和偽齊集結的軍隊聯合起來也無法阻止岳飛帶領岳家軍北上的步伐。 僅在同年七月份,岳飛就收復了襄漢六郡,成了宋代最年輕的建節者。 並且襄漢的收復是南宋成立以來頭一次收復大片失地,也是南宋區域性反攻的大勝利。 襄漢六郡被收復後,岳飛在此處修復城池,大興營田……在岳飛的努力下,襄漢等地擺脫了偽齊政權的陰霾,成為了南宋重要的戰略要地。 岳飛三十五歲那年再次被派遣征剿詔安洞庭湖地區的農民起兵。 憑藉誘敵之計和強大的攻勢,岳飛成功地拿下了洞庭湖地區。 之後岳飛不濫殺無辜的主張和對收復之地老弱病殘的妥善安置讓他進一步揚名。 岳飛原本預備誓師北伐,而朝廷也打算批准岳飛的建議,但就在岳飛做部署的期間,他的母親去世了。 岳飛因喪母的痛苦加上炎夏冒著酷暑用兵造成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舊疾復發 只能一邊上奏朝廷,一邊解職回鄉守孝。 奈何忠孝兩難,岳飛在朝廷多次催促之下最終趕回軍中。 岳飛繼續北伐收復失地,數個捷報傳到朝廷後,趙構的反應卻十分冷淡。 岳家軍因深入陝西地區作戰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局面,不得不班師回朝,一些收復的地區又得而復失,但好在還是有一部分地區的控制權重歸南宋朝廷把控之下。 在北伐戰場上,岳家軍屢戰屢勝,但在南宋朝廷眼裡,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一方面是趙構這個皇帝純屬是運氣好撿來的,那年被金軍的強大嚇得不孕不育的他時至今日都打心底害怕金朝。 另一方面是岳家軍的強大反而成了趙構眼裡的威脅,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就可以看出,趙家皇帝最大的毛病就是害怕內部的兵力不受控制,畢竟金朝那邊可以和談,但要是岳飛想要做大做強,那麼南宋豈不是就要改朝換代了? 因此當岳飛在戰場上收復的失地越來越多,在民眾中的威信也越來越高時,趙構已經逐漸將岳飛視為眼中釘的存在了。 更別提岳飛一心一意精忠報國收復失地,想要一雪靖康之恥,把北宋的那兩個皇帝接回來,更加觸犯趙構的利益。 在趙構眼裡沒有什麼比自己的皇位坐穩更重要的,那些平民百姓,那些被金朝佔領的地在趙構眼裡都不是事。 甚至只要金朝不奪走趙構的皇帝之位,他可以認金作父。 隨著局勢變遷,岳飛認為可以趁著偽齊政權覆滅,偽齊軍民歸順宋軍之時恢復中原,但趙構卻一點都不想出兵,他覺得只要金朝不來打他們就已經夠了,一心一意只想議和,甚至進一步立主和派秦檜為相。 為了議和,宋朝廷甚至答應金朝那邊過分的要求,比如不是這議和,而是詔諭,並且還要求趙構親自跪拜接下金朝皇帝的詔書。 滿朝主戰派都十分反對南宋答應金朝的要求,但這些人不是被罷官,就是被貶謫。 就這樣,秦檜開始獨攬大權,代替趙構跪拜接金朝皇帝詔書後 南宋與金朝的第一次議和就此達成。 岳飛為了拒絕此次議和,三次拒絕加封官銜的詔書,但最後也無濟於事。 在這以後,岳飛多次上書要求解除軍職,趙構和秦檜都不予理會,然而岳飛言辭中的諷刺之意加深了他與趙構和秦檜之間發嫌隙。 岳飛三十六歲那年,金朝國內發生政變,新掌權者上位後對南宋發動突襲,由於形勢告急,趙構和秦檜只能迫於局勢下令迎擊金軍。 岳家軍在大本營鄂州已訓練三年,岳飛接到詔令後立刻率主力北伐中原。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