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的紅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章 八人的歌,九人的v,我的老婆是偶像,睡醒的紅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類到底是什麼?自擁有思想以來,人類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思索這個問題,古往今來,已經有無數先人從哲學、生物學、社會學乃至神秘學角度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可是這些回答卻從未有一個能夠讓所有人信服——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居然連自己是什麼都說不清楚,這可真是一件異常諷刺的事情!
顯然,倫德斯坦德教授並不認為這樣一個困擾了人類千萬年的難題會在眼前這薄薄十餘頁紙中出現答案,所以他才會把好友的推薦當成一個玩笑,一個排遣無聊的玩笑。
恩裡克教授卻沒有和倫德斯坦德教授一起笑起來,他的表情更加嚴肅,雙眼直視著面前的老朋友,這讓倫德斯坦德教授的笑聲漸漸小了下來,最後變得和他一樣嚴肅。
“難道……?”不可思議地看向手中的論文,倫德斯坦德教授的瞳孔不自覺地縮緊。
恩裡克教授搖了搖頭,目光落在那疊紙上,低聲說道:“蓋爾,你還是先看完它再說吧。”
倫德斯坦德教授不再多說,戴上眼鏡仔細閱讀起來,初始面色還算正常,可是未看完第一頁雙唇就緊緊抿在了一起,臉色更是從未有過的嚴肅,直到一口氣將論文從頭至尾看完,才合上雙目長舒口氣出來。
就算是見多識廣的倫德斯坦德教授,也被論文提出的大膽觀點嚇了一跳——如果這篇論文不是出現在學術氣氛濃厚的諾貝爾獎評選中,不是由恩裡克教授親自推薦,倫德斯坦德教授也許會將它當成一部不錯的幻想作品來閱讀:作者完全顛覆了現有的科學體系,結論之大膽,想法之奇特,就連許多以想象力著稱的小說也望塵莫及!
可是讓倫德斯坦德教授無法象看小說般一笑置之的是,這篇論文的理論架構極其嚴謹,其中更列舉了大量有據可查的事實對作者的觀點進行了佐證,最重要的是,作者看似荒誕的觀點偏偏合理無比,眾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和現象全部可以在這篇論文中找到順理成章的答案——若不是數十年的學術生涯讓倫德斯坦德教授對現有科學體系的信仰無比堅定的話,他大概也會認為這篇論文所講述的才是真實!
“這篇論文的推薦人是誰?”沉吟良久,倫德斯坦德教授睜開眼睛,向恩裡克教授詢問道。
“1983年文學獎的得主威廉·戈爾丁。”說出推薦人的名字,向來不苟言笑的恩裡克教授也不由得搖了搖頭,至於倫德斯坦德教授,更是目瞪口呆地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答案。
“沒錯。”恩裡克教授苦笑著肯定了之前的回答,“這篇文章原本是作為文學獎候選推薦上來的,只是文學獎評委會那邊覺得它資料嚴謹、邏輯合理,和文學作品差別太大,倒更像是一篇論文,所以才轉到我們手裡……”
倫德斯坦德教授目瞪口呆的表情頓時進化成了嗔目結舌——文學獎的評選中,過去也曾出現過文章過於接近科學論文而失去文學價值的情況,那些瑞典文學院出身的評委對待這種情況向來是毫不留情地淘汰掉,按照他們的話來說“所有嚴謹的、古板的,不容一絲錯誤的東西,都是對文字靈魂的扼殺”,現在這篇通篇充斥著嚴謹和邏輯的文章居然沒有被他們第一時間丟到垃圾堆裡,反而轉給了醫學獎評委會,難道這些文學狂信徒們集體吃錯藥了不成?不會是這些傢伙也察覺到了這篇文章是塊燙手山芋,所以忙不迭地把它丟給別人吧?
“胡安,說說你對它的看法吧?”又重新細讀了一遍文章,倫德斯坦德教授嘆了口氣,揚揚手中的論文,頭疼地徵詢老友的意見。
“說實話,看過這篇文章之後,我甚至有些懷疑我們所堅持的道路到底是否正確。”可以看得出來,恩裡克教授的信念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臉上表情矛盾不已。
聽了老友的回答,倫德斯坦德教授若有所思地看著手中的文章,信手將它翻到扉頁,目光落在作者署名之上——醒目的標題下龍飛鳳舞地簽著三個中文大字:林知非。
“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它呢?”倫德斯坦德教授苦笑了一下,將這個難題丟給了帶來它的恩裡克教授。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置之不理,畢竟嚴格說起來‘人類是什麼’這個命題並不屬於醫學和生理學的範疇。”恩裡克教授沉吟良久,苦笑著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套理論對現有科學體系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公佈出去,只怕科學界少不了一場大地震了!”
“最可怕的還不是這個,”倫德斯坦德教授嘆了口氣,舉起論文向恩裡克教授問道:“一旦公眾知道了這篇論文的內容,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恩裡克教授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