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桃溪村,雲聲慢,琢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揚長而去,絲毫不理會後面傳來的嚎啕大哭。
往前走了一段,看見路邊站了個十一二歲的小少年,俊眉修目,一身月白色長袍,乾乾淨淨的看著就跟莊戶人家的孩子不一樣。
少年正在低頭看水裡的魚,聽到腳步聲抬頭看了眼姜玉,也沒有說話,只微微點了點頭。
姜玉還了禮,心道村長家隔壁新搬來的這位小少爺,倒是比陶子瑜斯文有禮多了。
長得也挺好看的,是叫什麼名字來著?好像是姓夏。
……
桃溪村中多姓陶,聚居於村南。
姜玉姓姜,村中也只她家姓姜,也是少數幾戶居於村北的人家之一。
姜父原是獵戶,已於兩年前去世,留下妻子帶著一雙兒女,其中女兒就是八歲的姜玉,兒子則是姜玉口中的“小葉子”——六歲的姜燁。
姐弟倆都還年幼,好在薑母方氏性情潑辣堅毅,早年跟著丈夫學了些山裡的本事,能時不時地進山挖些草藥抓些野兔野雞換錢,又守著家中的幾畝水田,日子還算過得去。
姜玉提著木桶,哼著小調,走過桃花小徑,又過了跨溪的小木橋,再往北走上半盞茶就到了山腳。
山叫雲霧山,佔地頗為遼闊,連綿若雲海起伏,其間山道錯綜複雜,又常年有霧氣籠罩,一入其中難辨山勢。
一般的獵戶都只敢在最外圍狩獵,姜父活著的時候是十里八村最出色的獵戶,日子也比一般人家過得好,就是因為他有一門識路的本事,能時不時地進到山林深處,捕到難得的獵物。
姜父去世後,學到他這項本事幾分的只剩姜玉。
行至山腳,一座青磚黑瓦的籬笆小院孤零零地坐落眼前,這就是姜玉的家了。
“娘——,小葉子——”
良久無人應答,姜玉才想起方氏和姜燁去鎮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