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一七章 黔國公的寶藏,逍遙大亨,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靖抓著藤蔓迅速向下爬去,很快就來到了那扇石門的跟前,這個時候楊靖才發現,原本紋絲不動的石門,現在竟然開始慢慢的向下沉了下去,同時楊靖還發現在石門下方大約一米半的位置,大量的細沙不斷的從一個空洞中漏出來,順著懸崖直接就傾瀉了下去。

稍微一琢磨,楊靖就搞清楚了這扇門的機關所在。

當初設立這扇石門的時候,底下應該是空的,然後在下方中空的地方填上大量的細沙,再把這扇門安置在細沙之上。

只要細沙不洩露,那麼就會一直頂著這扇門,讓石門沉不下去。可一旦細沙開始從底部洩露,那麼細沙就會下沉,這扇沉重的石門也會跟著一同下沉,最終把整個通道露出來。

而控制細沙洩露的機關,就是上方十五米處的那根條石!只要把條石推進去,那麼底下的細沙洩露口就會被開啟。

琢磨明白了整個機關的構造,楊進也是不禁暗歎設計這道石門的傢伙實在是太聰明瞭。

隨著細沙不斷的向外傾瀉,石門下降的也就越來越多。不過當石門下降到大約一米左右的位置時,竟然不再向下降落了。楊靖向下看去,果然,那個口子也不再向外傾瀉細沙了。

這種情況一琢磨就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些細沙在這裡面也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了,上半部分估計早就已經發生了板結現象,下面沒有板結的沙子流出去了,那些板結的沙子流不動,這石門自然也就沉不下去了。

不過這個無所謂,反正現在石門已經開啟了一個半米左右的口子,完全可以鑽進去。

楊靖並沒有急著向裡鑽,而是把臉靠近了開啟的口子,當他清晰的感受到從這個口子中不斷向外噴湧而出的涼風並沒有什麼腐朽的氣味之後,這才放心大膽的鑽了進去。

像這種密封了也不知道多少年的山洞,如果冒然進去的話,通常都會很危險的。但很顯然,這座埋藏著寶藏的山洞顯然不是一個完全密封的山洞,山洞中應該有通風口,否則不會出現空氣對流的現象。

可即便是這樣,當楊靖鑽進之後,還是從空間中掏出了一套微型氧氣罐,同時還掏出了一個額前帶著射燈的礦工帽和一個防毒面具。

穿戴完畢之後,楊靖開啟了礦工帽上的射燈,手裡提著一把強光手電,同時把上好了子彈的M4戰鬥散彈槍拿了出來挎在身上,一手拿著強光手電,一手端著戰鬥散彈槍,這才開始向著黑黝黝的通道深處慢慢的走去。

這條通道明顯是天然形成的,很寬大,足有兩米多高兩米多寬。就是在入口處狹窄了起來,而且從入口這兩三米的狹窄的地方來看,這一段應該是人工開鑿出來的。

楊靖沿著向斜下方的通道小心的走著,走了大約三四分鐘,估計足足向下走了得有五六十米的距離之後,眼前豁然開朗了起來,一個巨大的空洞出現在了楊靖的眼前。

這個空洞足有七八米高,最長的地方足有四十多米長,最狹窄的地方也有二十來米,這條通道的出口就位於這個空洞距離地面大約五米高的地方。

站在這個地方,楊靖能夠清楚的感覺到不斷有涼風從這個巨大的空洞中湧向自己所站的這個通道,很顯然,這個空洞並不是密封的,應該還有別的出口或者是通風口之類的通道。

站在通道邊緣,楊靖小心翼翼的向下看去,發現在通道口的下方巖壁上,有一些鑿出來的凹陷,顯然,這些凹陷就是上下所用的。

把手電放進了兜裡,把戰鬥散彈槍收回空間,楊靖小心翼翼的沿著這些開造出來的凹陷順利的爬了下來,當站在空洞的地面上,楊靖這才覺得這個空洞果然很大。

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溶洞,因為這座山不是石灰岩,而是堅固的花崗岩。也就是說,這個空洞應該是當年在造山運動時形成的,或許是山體還處在柔軟階段的時候,從地下衝上來的氣體在山體中衝出了這麼一個巨大的空洞。

距離下來的通道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條更寬敞的通道向著斜下方延伸,楊靖站在那個通道口試了試,發現那裡並沒有對流的空氣,但很顯然,這個寬大的通道應該就是這個洞穴的另外一個出口。

楊靖帶著防毒面具,隨身還攜帶著氧氣瓶,於是他毫不猶豫的沿著這條更加寬敞的通道向下走去。

走了足有七八分鐘,楊靖估計都走出去二百多米了,應該都快到達外面了,前方才被一堆岩石徹底堵死。

走了這一圈,楊靖心中就有數了。很顯然,剛才那個巨大的空洞應該就是位於這座孤山的山腰處,大體位置應該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