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零八章 博蒙特的老油井,逍遙大亨,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準石油對美國石油的壟斷地位,立刻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冒險家以及石油勘測者們雲集到了這裡。這其中,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之一的梅隆財團,也把目光瞄向了這裡。
當時,著名的威廉.梅隆找到了擁有三口高產井的葛菲和蓋利,出資150萬美元共同成立了葛菲石油,威廉.梅隆佔據其中一半的股份,一年後,葛菲石油改名為海灣石油,也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石油七姐妹之一的海灣石油。
而當時科希堪納油田的發現者和開發者之一的卡里南,在紡錘頂油田噴油後,他就遷了過來,從東部地區籌集到一筆資金,買下了新油田的一批產油井,並在阿瑟港建立一家煉油廠,成立了德克薩斯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此後一帆風順,也成為“石油七姐妹”之一的德士古公司。
由此可知,這片不大的“大山”,在全球石油界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但現在,這座小城已經看不到當年林立的“磕頭蟲”抽油機了,這座城市底下的可開採石油在開採殆盡之後,小城又重新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在距離著名的紡錘頂油田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楊靖看到了那口被自己拍下來的老油井。
這口老油井已經封井七十多年了,而且在這將近八十年的封井期中,期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只有一個人曾經對這口老油井表現出興趣來,但這個試圖讓這口老油井重新恢復以往風姿的投資者,在開啟封停已久的油井後,又投入了十多萬美金進行勘測,結果最終還是徹底死心的重新把這口老油井封井了。
現在,這口老油井又再次迎來了它的第三任主人......
這口油井位於一傢俬人農場內,距離博蒙特石油博物館並不遠。
在美國,私人財產神聖而不可侵犯,只要是私人土地內所有的一切,土地的主人都擁有合法的所有權。
但隨著美國在1920年頒佈了《礦產租賃法》,這個規定就隨之而改變了。因為這部頒佈了快100年的》法律規定,在私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礦產,現在已經不屬於土地所有者,而是屬於礦產開發商的,這些從私人土地上發現的礦產,已經與土地主人再沒有任何牽連了。
所以這口老油井儘管是在一片私人農場中,但林丹在出示了那口老油井相關的手續之後,農場主人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讓楊靖他們進去。
老油井就位於農場的中心地帶,以油井為中心,周邊大約九百平方米的土地以及相關的附屬設施都是屬於油井主人的。
人家農場中種植著密密麻麻的經濟作物,結果因為有這口老油井的存在,讓這塊大約一畝半的土地變得光禿禿的,就好像一副上好的油畫中間忽然出現了一塊空白一樣。
怪不得人家農場主不高興,捫心自問,換成自己是農場主的話,自己肯定也不喜歡自己的農場中有這麼一小塊不屬於自己的土地。
這就好像自己的國家有一座屬於外國人的租地一樣,心裡彆扭,但卻偏偏動不得。
按照相關的協議,農場主不得阻攔油井主人在油井的各種工作,這是在出售這塊農場時簽訂的協議,是受法律保護的。
所以,農場主在帶領著楊靖他們來到油井之後,就悻悻然的開著自己的皮卡走了。
油井雖然已經封井了七十多年,其中在七十年代還曾經被上一任主人開啟過,但油井的各種設施都還保留了下來,最起碼應有的電力設施還都在,只要在電力線路的另外一端合上閘,那麼這裡就能夠有電用。
在檢查了一番相關的設施之後,楊靖也不得不感慨這老美的東西就是經造,這些設施最起碼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哪怕已經變得鏽跡斑斑了,可稍微拾掇拾掇依然還能用。
不過因為這口老油井早就已經封井了,因此抽油機也早就不在了。
“楊哥,這口油井已經沒有什麼可再開採的價值了,就算是咱們接手想要重新開採,最起碼也得需要再弄一臺抽油機來。可是我覺得,就算這口井能開採出原油來,恐怕開採出來的那點原油還不夠一臺抽油機的價值呢。”
林丹這話說的倒是沒錯,如果這口井哪怕還能再開採出幾萬桶原油,恐怕上一任主人也不會把抽油機都弄走。很顯然,上一任主人正是因為覺得這口老油井實在是沒有再開採的價值了,這才把油井徹底封停,就連最重要的抽油機都拉走賣錢了......
事實上,這口井雖然已經是封井了,但實際上這口老油井已經是一口不折不扣的廢棄井了。要不然也不會只有這麼低的拍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