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九一章 進山,逍遙大亨,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史密斯先生,這個是王長友,您叫他小王就可以了,他是咱們和田地質勘測大隊的一名班長,首都地質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能力很不錯。這是劉長川劉工,是咱們和田公路局的頂樑柱,有他們倆在,您有什麼問題基本上都能解決了。”和田地區招商局的副局長趙明義很恭敬的對楊靖說道。
楊靖看著眼前這兩位,很滿意的點了點頭。從這兩位的臉上和手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倆並不是那種坐辦公室的主兒,而是應該常年在野外轉悠的人,否則他們的膚色不會這個樣子的。
這兩位歲數都不是很大,勘測大隊的王長友今年才28歲,而劉長川劉工也不過才35歲,都是正當年呢。
看到楊靖很滿意,趙明義心中很開心。說實在的,自從這位大老闆在空中飛了一圈之後,就提出要帶幾個人進山實地考察,而且指明要有一名地質專家和一名修路的專家,這說明什麼?這分明就說明了這位大老闆在飛了一圈之後,已經選定地方了。
只要地方選好了,那投資還少得了嗎?
趙明義雖然心中高興,但臉上還是露出了擔憂的神色問道“史密斯先生,您真的決定要親自進山?那可是很辛苦的,而且還很危險,您”
楊靖微笑著擺了擺手說道“趙局長,這沒什麼的。我在美國的時候,經常在洛基山徒步旅遊,經常會爬到三四千米的山頂欣賞風景。而且我也在冬季去過阿爾卑斯山,那裡的山雖然沒有崑崙山這麼高,但條件也是相當惡劣的。現在的崑崙山我覺得情況還不錯啊,再說了又不是深入到南部的特高山區域,沒關係的。”
頓了頓,楊靖又說道“具體選擇什麼位置,現在也就只有我才知道,我要是不跟著去的話,別人恐怕也找不到那片區域。而且我還有保鏢,我的這些保鏢可都是特種部隊退役的精銳保鏢,這種海拔高度的山區對於他們來講不算什麼的。”
看到楊靖堅持,趙明義聳了聳肩膀就沒有再說話。
倒是王長友和劉長川顯得挺激動的,這位科爾史密斯先生的大名,這段日子他們倆可算是如雷貫耳了。他們作為土生土長的和田人,自然知道這些天來這位有錢的大老闆做出的那些事,現在,這位大老闆竟然選中了他們跟著一塊進山,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啊。
尤其是這位金髮碧眼的大老闆,說普通話竟然說的這麼溜,這簡直就讓王長友和劉長川有點無地自容的感覺。他們倆可都是大學生出身,可是他們倆的普通話比起這位外國大老闆,那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王工,劉工,你們倆還有什麼需要準備的嗎?咱們這次進山,估計需要在裡面停留幾天的,你們可得準備好啊。”楊靖有些關心的問這兩位。
王長友有些緊張的說道“史密斯先生,這個您就放心吧,我們該準備的早就準備好了。而且我對那一片山區比較熟悉,一些藏民獵戶在山裡的補給點我也知道,您不用擔心我們。”
一旁的劉長川笑著說道“是啊,史密斯先生,小王可是我們和田野外工作者的大名人呢,他畢業參加工作的這五年來,幾乎把崑崙山北部的山區都轉悠遍了,別說咱們去的這片區域了,就算是南部特高山區的一些地方,小王都去過呢。”
一聽這個,楊靖就有些驚奇的看著這位臉上有著明顯高原紅的年輕小夥兒,他真是沒想到這個小夥子竟然這麼厲害。
王長友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抓著自己頭皮解釋道“史密斯先生,我就是做地質勘測這一行的,要是不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這工作肯定幹不好啊,所以”
話雖然這麼說,但楊靖還是給了這個年輕人一個大拇哥。
頭一天眾人準備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就登上了車子,沿著315國道向東駛去。
楊靖他們一行人乘坐的自然還是那兩輛自治區政府提供的三菱帕傑羅,王長友和劉長川帶來的車子則是一輛拉達尼瓦越野車。
楊靖看到這款車的時候,也是驚訝了一下子,但隨即就釋然了。
在八十年代的華夏,一提起越野車,可能人們記憶中最多的除了進口的那些諸如三菱、切諾基之類的越野車之外,就是212吉普了。但實際上,在八十年代,還有一款產自於蘇聯的小型越野車也很受歡迎,那就是拉達尼瓦。
這款誕生於1970年,至今依然不失風采的傳奇越野小車,是前蘇聯拉達汽車聯合工廠生產的。
組建於1966年的前蘇聯拉達汽車聯合工廠生產的第一款轎車名叫2101,是仿製義大利菲亞特124的產品,拉達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