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八零章 八十年代的民航,逍遙大亨,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行七人乘坐著一輛中巴車從燕京城裡來到了北郊的首都機場。
988年的首都機場真的是很簡陋,要不是親眼所見,楊靖真的是無法相信後世那座龐大而繁華的國際機場竟然就是從這面一座小小的航站樓發展起來的。
此時的首都機場只有一個航站樓,也就是一號航站樓,而這座航站樓此時僅僅只有十個登機口。
不過此時的首都機場遠遠沒有三十年後那麼多人,三十年後的首都機場,簡直就像是一個超大型的集市,那叫一個人流湧動、接踵摩肩,人腦子恨不能擠成狗腦子。可是在現在,首都機場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空蕩蕩。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楊靖真不敢相信首都機場竟然還有這麼冷清的時候。沒辦法,在這個年代,乘坐飛機還是一件相當高大上的事情,而且沒有一定的級別,一般人是根本不能乘坐飛機的。就算是正處級幹部,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都無法乘坐飛機的。
因為你要乘坐飛機,就必須拿著單位介紹信購買機票,否則,門兒都沒有。級別不夠,是不能買機票的。所以,這個時代的華夏民航才會這麼的冷清。
當然,楊靖他們一行人是屬於“外國貴賓”,他們當然是有權力乘坐飛機的。
這個年代的航站樓也極具當時的色彩,走進航站樓,抬眼就能看到一條几乎橫跨整個航站樓的巨型條幅,上面寫著“服務第一、安第一、做好民航工作......”等一連串的大字,很有華夏特色。
一號航站樓相比起後世的二號還有三號航站樓,真的是簡陋的很,這時候的首都機場還沒有登機橋或者廊橋,哪怕是國際航班,登機也只能使用擺渡車,然後從飛機舷梯登機。而最讓楊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個年代竟然沒有安檢......
閘口位置有一個很明顯的提示牌,提示乘客不能攜帶什麼東西,也沒有安檢儀,雖然也有安檢員站在那裡,但僅僅就是問你一下行李中帶著什麼東西,也很少開箱檢查,遠不像後世過安檢那樣,恨不能讓你把衣服扒光了檢查。
而且這時候對於茶水登機也沒有限制,楊靖就親眼看到兩個穿著幹部裝的幹部,一人提著一大杯子茶水走過了安檢口,說笑著等著擺渡車過來接客......
真是不可思議的安檢啊!
透過擺渡車來到了那架“三叉戟”客機面前,沒錯,楊靖他們即將乘坐的這架飛機,就是華夏航空七十年代從英國德.哈維蘭公司引進的“三叉戟”客機。
在這個年代,華夏雖然也有波音客機,但那都是用於國際航班,國內支線客機,航程短一些的使用伊爾8、安24等老毛子產的飛機,航程長一點的就使用這種三叉戟飛機。
做擺渡車的時候,楊靖看到了停機坪上停著不少伊爾8、安24等老式螺旋槳飛機,而這種三叉戟客機雖然不如波音客機那麼高大上,可在這個年代,三叉戟客機可是噴氣式客機,檔次當然要遠遠高於那些螺旋槳客機了,所以很多人要是能乘坐一次三叉戟客機,回來都能吹上好長一段時間。
楊靖乘坐的私人飛機在華夏國內申請不到航線,所以他這次去烏市只能乘坐民航班機,而且在擺渡車上楊靖還看到了自己的那架灣流iv。
這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好不好?明明自己擁有高效能的私人飛機,但卻沒辦法乘坐,這簡直......
不過在短暫的無語之後,楊靖也就無所謂了。再說了,感受一下這個年代的國內航班,其實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經歷。最起碼和自己同代的人,這輩子恐怕是乘坐不了這種古董飛機了。
一直跟在楊靖身邊的吳大偉似乎也看出了老闆對這裡很感興趣,但他當然也清楚自家的老闆是乘坐著私人飛機從美國飛過來的,在這個普通人根本就無法乘坐飛機的年代,能夠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這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所以吳大偉很清楚自己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老闆,我們華夏現在還比較窮,民航的國內航班就是這個樣子的,還請您多多見諒啊。”
楊靖看了看吳大偉,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很有意思,我的意思是說,能夠感受一下這些老飛機,其實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上了飛機之後,空姐直接就把楊靖他們一行人引導了最前面。這種國內航班沒有什麼頭等艙,不過最前面的位置是最好的,他們買的票也是這個位置的,再加上一行七人中有六個老外,航班的空姐當然要特殊照顧了。
飛機經過滑行之後安的飛上了天,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