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六零章 落葉歸根,逍遙大亨,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陪一陪他以前虧欠太多的親人。
既然老頭老太太願意在這裡住,那還說啥?趕緊伺候著唄。楊靖不禁給老頭老太太找來了管家和傭人,還給楊老爺子把電話打了過去,當然在打電話之前,楊靖先是給楊老爺子發了幾張照片,是這套院子的整體以及地下室還有房間中的那些古玩......
結果楊老爺子二話不說,給小兒子楊正宇打了一個電話通知了一聲之後,直接就坐高鐵來到了燕京。
這老爺子都快一百歲的人了,可這身體硬朗的緊。這次他也是真被楊靖這套大院子給吸引住了,再加上老友兩口子都在這裡住,燕京這邊還有他很多晚輩,所以楊老爺子也願意過來住一段時間。
有楊老爺子在,還有四位師父在,更有外公的姐姐、弟弟在,楊靖也就不擔心什麼了,在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他才和格格返回了天衢。
在返回天衢之後,楊靖給“天衢辦公室”的負責人打了一個電話,讓他找兩名工作人員過來,其中一名是財務。
這兩位來到大老闆跟前,也都挺激動的。畢竟能夠讓大老闆親自交待的任務,那必然是不簡單。
楊靖把在曲陽準備建立一家大型石材加工廠的事情給他們說了一下,並給他們留下了劉保軍的電話,讓他們和劉保軍聯絡,共同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家廠子戳起來。
這可是外公親口交待的“政治任務”,楊靖必須要盡心盡力的去辦理這件事,甚至在用心程度上比天衢大建設還要高。
天衢大建設的事情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這需要眾多的工作著持續不斷的堅持才能夠完成的一項大工程。
而劉保軍的石材加工廠就不同了,這種加工廠沒有什麼高科技,也沒有什麼高附加值,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那麼很快就能見效的。
一億美元對於楊靖來講只是小錢,可是對於曲陽政府來講,那就是一筆了不得的投資了。這筆投資幾乎相當於曲陽全縣一年GDP的十分之一。
曲陽雖然石材資源豐富,但這裡並不算富裕,在前幾年的時候這個縣的人均GDP曾經在整個冀省排名屬於墊底的那一層,所以,對於這一億美元的投資專案,縣裡從上到下都極為重視,燕山石材加工廠各種手續的辦理全部都是一路綠燈。
大表舅劉玉春在家裡開辦的那家石材加工廠就叫燕山石材加工廠,這次劉保軍在曲陽建立這座大型石材加工廠,自然也要叫同樣的名字。
之所以取名為“燕山”,一個是這個名字足夠響亮,再一個就是石材的來源都是來自於燕山。吃水不忘挖井人,既然在燕山山腳下搞石材加工了,怎麼能夠無視燕山的存在呢?
所以,劉保軍就把這家廠子的名字同樣命名為“燕山”。而且以後的產品同樣會冠以“燕山牌”。
既然曲陽政府從上到下都投之以桃了,劉保軍和楊靖也必須要對當地人民和政府報之以李。
石材加工其實是一種對環境破壞和汙染很嚴重的行業,石材的來源是山裡的岩石,所以要進行大規模的石材加工,那就必然會對當地的山體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當地有很多小型的石材加工廠,這些石材加工廠對於山體的復耕復林很不注重,導致了很多山體因為開採的緣故,而直接暴露在空氣和太陽下,時間一久,那種情形自然就有些慘不忍睹了。
而劉保軍的燕山石材加工廠從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嚴格的復耕復林制度,凡是開採過的山體,必須要嚴格的遵守復耕復林措施,把對當地自然環境的破壞降低到最低。
石材加工行業在生產時產生的噪聲和粉塵汙染也是極為恐怖的,不過現代對於降噪降塵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只要廠子嚴格執行降塵降噪的措施,那麼這一塊也不會對當地的環抱造成什麼影響。
對此,縣環保局的領導也是大加讚賞。
不管是復耕復林還是降塵降噪,必然會增加成本,不過對於燕山石材加工廠來講,從天衢發過來的訂單利潤足夠高,而且燕山石材加工廠的生產規模足夠大,這樣無形之中就會把生產成本降下來。再加上燕山石材加工廠採用的裝置都是先進的裝置,所以可以預見的是,“燕山牌”石材必然會在華夏甚至是國際石材市場中打出名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