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3章 回到洛陽,妻為大都督,蜀中布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一早,崔文卿折昭兩人從大隗山出發,縱馬返回洛陽。
一路疾行馬不停蹄,當洛陽厚重古樸的城樓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已是整整過去了三天時間。
舟車勞頓,折昭崔文卿夫婦卻是毫無倦色,返回楊府中也沒有休憩,便將一路上所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對著楊文廣說了。
楊文廣捋須沉默半響,這才正容問道:“阿昭,你說那些明教妖人所持的全都是具有編號的軍中弓弩,不知可有實證?”
折昭輕嘆言道:“當時我也只是把弓弩放在手中端詳片刻,因記掛夫君的安危,所以就此離去,並沒有留下實證,後來返回遇襲的林中一看,弓弩全都已經消失不見,應該是被去而復返的明教妖人帶走了。”
楊文廣微微頷首,言道:“老夫執掌樞密院,對於弓弩的管控再清楚不過了,特別是這種制式臂張弩,更為管控的重中之重,絕對不允許民間私藏擁有,明教妖人是從何處得到臂張弩的呢?實在令人想不透。”說完,大搖其頭,顯得頗為疑惑。
折昭也明白這並非小事,說句不好聽的話,若那王道平真是明教妖人,那就意味著朝廷中藏匿著明教奸細,才使得臂張弩外洩。
然若王道平非是明教之人,事情就變得棘手麻煩。
折昭心中更有一番疑慮不能對楊文廣言及。
那就是究竟是不是朝廷要對她動手?說不定那王道平也只是陰謀失敗丟車保帥的棋子而已,甚是王道平臨死之前承認自己為明教中人的話,都有可能並非是事實。
倘若真是朝廷暗中對付自己,想削藩瓦解振武軍……
想到這裡,折昭後背漸漸發涼,神情變得冷峻肅然,只可惜卻不能對楊文廣述說,只能將這份疑竇深深藏在心頭。
見氣氛突然變得有些沉默,崔文卿笑道:“其實娘子,這件事我們也可以換一個思路來想。”
聞言,折昭倒是露出了笑容,故作輕鬆的笑言道:“難道夫君有什麼好的方法不成?”
崔文卿點點頭,言道:“首先可以肯定兩點,第一,寧貞想要奪取你手中的殘圖是真的;第二,她並沒有與王道平合謀,至始至終都是在救我。而她乃官家心腹,也就說是這件事不可能是朝廷為之。”
折昭仔細琢磨了一番,覺得還是有著幾分道理,點頭道:“你繼續說下去。”
崔文卿沉聲道:“王道平的身份究竟是否為明教中人,其實也不難判定,臂張弩的來源肯定為朝廷兵器庫,如此顯而易見的事實,大家都是明白,而王道平明知圍攻你必定會有所損傷,那他為何還會選擇用臂張弩作為武器,將如此顯而易見的重要線索留給你呢?很明顯,這是一場栽贓嫁禍,目的便是為了挑起朝廷與振武軍的矛盾,到時候天下大亂,製作陰謀的這一方才能夠渾水摸魚,達到其陰險目的。”
話音落點,楊文廣點頭道:“聽文卿這麼一說,邏輯倒是非常通達了,整個天下敢與朝廷做對的勢力,也只有明教,這一點不容懷疑。”
聽罷這番分析,折昭疑心頓去,點頭道:“若是如此,那問題倒是變得好辦了,目前最為關鍵的,當是以明教所持的臂張弩為源頭,調查真相,並找出那個隱藏在軍中的奸細。”
楊文廣點點頭,笑道:“這件事就交給老夫去辦便可,對了,阿昭,你準備多久返回府州?”
折昭美目視線飛快的瞄了崔文卿一眼,笑道:“年後吧,開春就回去。”
辭別楊文廣離開正廳,崔文卿與折昭同路返回了所居住的小院。
荷葉正在院內晾曬衣物,見到他們回來自然是滿心歡喜。
走入房內稍事歇息,荷葉已經為兩人沏上了一壺熱氣騰騰的釅茶。
折昭親自動手為崔文卿倒上一杯,遞到了他的前面。
崔文卿自然不會和折昭客氣,端起茶杯輕呷一口,嘖了嘖嘴巴頓覺口齒留香。
放下茶杯,見到荷葉微笑站在身前,崔文卿笑問道:“對了荷葉,公子走得這幾天,可有什麼事情。”
荷葉輕笑作答道:“事情倒是沒有,不過蘇公子倒是來府中找了公子你數次,還非常關切的問你多久回來。”
崔文卿一聽,便知道蘇軾找自己肯定是有所事情,不意荷葉已從屋中拿出了一張紙箋,遞給他言道:“前天臨走的時候,蘇公子專門留下了一封書信,說是待公子回來之後交給你過目。”
崔文卿點頭接過,飛快的瀏覽了一遍書信中的內容,眉頭卻是微微的皺了起來。
“怎麼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