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4章 黃忠顯威,三國之召喚傳說,段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闞稜看到那魏延向自己斬來的一刀的時候,那一刀已經是快要斬到闞稜的頭顱了。
危險時刻,闞稜是隻得將頭顱往旁邊一偏,躲開了這魏延的一刀。
不過雖說闞稜躲開了魏延的這一刀,但是魏延的這一刀在偷襲之下也不是沒有一點戰果,闞稜身上所穿的那一身鎧甲直接是被魏延一刀斬出了一道裂痕。由此可見魏延這一刀的兇猛之處。
看著自己鎧甲之上的那一刀裂痕,闞稜心中暗暗後怕,剛剛若是自己沒有躲過這魏延的一刀恐怕自己早就是人頭落地了。
隨後闞稜心中怒火沸騰,轉頭看向了魏延,隨後闞稜手中的兩刃刀便是劈向了魏延。而面對魏延的反攻闞稜也是絲毫不懼,手中長刀連舞,在空中化出一刀雪白刀影,與那闞稜的兩刃刀瞬間就是碰撞在了一起。
而魏延和闞稜廝殺在一起的時候那文聘也是遇上了王雄誕,在發現文聘的時候王雄誕便是揮舞手中長刀直撲文聘,意圖擒賊擒王,將文聘解決以瓦解這荊州軍的軍心。
而文聘的實力雖說面對王雄誕有些不足,但是文聘的實力也是不弱,暫時還能夠擋得住這王雄誕的猛烈攻勢。
不過王雄誕的武力畢竟高過了文聘一籌,雖說文聘在短時間內能夠黨組織和王雄誕的攻勢,但是如果時間推移下去那最終輸的一定是文聘。
不過在與王雄誕的交鋒之中落入下風之後文聘便是以手中長槍逼開了王雄誕的大刀,之後就是指揮身旁的親衛將這王雄誕和自己分割開來,避免自己與王雄誕直接交鋒。
雖說和王雄誕交手僅僅只有二三十個回合,但是文聘能夠清楚的感覺到這王雄誕的實力遠在自己之上,自己若是與他硬碰硬,那最終吃虧的就是自己。所以文聘便是命令親衛士兵以人數擋住那王雄誕。
質量不夠那就用數量來湊,只要數量達到了一個地步未免不能產生質變。
而在那幾十名文聘親衛的阻攔之下王雄誕最終還是無法攻入文聘身邊,只得是在離文聘不遠的地方怒氣沖天卻是拿文聘沒有什麼辦法。
不過雖說文聘這裡暫時沒有什麼危險,但是這荊州軍總體局勢卻是不容樂觀。荊州軍雖說有著三萬人,但是文聘卻是將這荊州軍分成了前中後三軍,而如今遭遇那程普率兵伏擊的則是中軍,人數不過一萬多人。而程普這次伏擊的兵力則是有著一萬七千人,吳軍的人數基本是荊州軍的兩倍。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荊州軍雖說有著文聘的指揮但是還是在吳軍的猛烈攻勢之中陷入了危機之中,無數的荊州軍將士慘死在敵人的戰刀長槍之下。而吳軍憑藉這人數的優勢將這荊州軍中軍與那前軍後軍給分割開來,隨後吳軍將士便是在程普的指揮之下將這和如今人數已經不及一萬的荊州軍是給包圍了起來。
看著程普的動作似乎是準備將這荊州軍中軍給圍殺在此地。
而荊州軍的兩大悍將中魏延和闞稜廝殺在一起,雖說魏延要佔了一點上風,但是這闞稜的死命糾纏之下魏延也是無法脫身。至於文聘雖說在自己親兵的幫助之下成功的逼開了王雄誕,但是文聘的這些親兵最多也就是屬於精銳層次,和王雄誕之間的差距那不是一丁半點。雖說他們憑藉人數優勢能夠暫時擋住這王雄誕,但是王雄誕卻是一直沒有放棄那擒賊擒王的打算,一有機會就是準備對文聘衝殺一番。
而王雄誕也是屬於一流武將,實力比之文聘要強上一截,讓文聘不敢與這王雄誕是正面對決,一直在盡力避免這自己與王雄誕之間的正面交鋒,只是讓自己的親衛是去攔住了王雄誕。
不過文聘的親兵卻是在王雄誕這樣的一次次衝殺之後損失慘重,如今文聘身邊的親兵僅有十幾人,其餘的那些都是喪命在了王雄誕的大刀之下。
而王雄誕的每一次衝殺的時機那都是把握得恰到好處,每一次都是在文聘指揮荊州軍抵禦吳軍攻勢的關鍵時候對文聘發起衝殺,打斷了文聘的指揮節奏,讓這荊州軍是陷入一片混亂的局面之中。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荊州軍已經是在一片戰場之上至少是丟下了數千具屍體,而與他們對陣的吳軍卻是由於人數壓制原因傷亡僅僅是隻有荊州軍的一半甚至還不到一半。
而此時在那慘烈廝殺的戰場之外的程普望著那已經是陷入弱勢的荊州大軍,嘴角是露出一絲笑意。
這次自己不僅是將這和荊州大軍給成功伏擊,說不定還能解決了荊州大將文聘,到時候這個訊息傳回去即使是大王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戰功,到時候我倒要看看杜伏威他們還會不會用以前的那種臉色看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