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章 不知所措的韓馥,三國之召喚傳說,段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冀州,鄴城。
隨著公孫瓚率領大軍攻破了中山國與河間郡兩地,冀州高層陷入了一片慌亂。
韓馥在冀州牧府中左右踱步,顯得侷促不安。而韓馥身旁也有不少人站立,正是冀州一眾文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員大漢,身著盔甲,端得不凡。正是冀州上將潘鳳。
韓馥道:“這公孫瓚領兵三萬,現在已經攻佔了中山國與河間郡,你們說現在該如何是好?”
潘鳳道:“大人勿慌,那公孫瓚不過區區三萬兵馬,而且還分兵了,我冀州民富兵強,又豈會懼怕他一個小小的公孫瓚。”
潘鳳話音剛落,就有一人出聲反駁道:“潘將軍說得倒是輕巧,那公孫瓚在東光以兩萬兵馬大破三十萬黃巾,如今他率領三萬人馬,我冀州上下拿什麼去抵擋?”
潘鳳聞言大怒,他認得出聲那人正是韓馥手下長史耿武,道:“那黃巾不過是一幫草寇,雖說號稱三十萬,但是其中可戰之兵應該不過十萬,而且裝備不全。給我兩萬人馬,我也能擊敗那什麼三十萬黃巾。”
耿武道:“潘將軍說笑了,那公孫瓚常年鎮守北疆,震懾烏丸。鮮卑等異族,麾下人馬就是在屍山血海之中殺出來的,每一個都是精挑細選,堪稱精銳。雖說我很不想承認,但是那公孫瓚麾下兵馬確實是比我冀州兵馬要精銳不少。”
潘鳳怒哼一聲,雖說他也明白耿武所說乃是實情,但是還是忍不住胸中怒火,說道:“耿長史說笑了,那公孫瓚麾下再精銳,也不過三萬人馬,而且如今那公孫瓚兵分兩路,一路由公孫瓚親自統領,人數兩萬,攻打河間郡;一路有公孫瓚之子公孫續親自統領,公孫瓚麾下新秀裴邃為輔,人數一萬,攻打中山國。此刻我軍應趁公孫瓚分兵之際,領兵十萬,將那公孫瓚與公孫續兩路兵馬殺退才是,而不是現在在這裡說些沒用的。”
潘鳳說完,耿武還未出聲就另有一人反駁潘鳳:“潘將軍,可若是如此,怕我等會惹怒那公孫瓚,到時候恐怕又是一場災禍呀。”
這話說完,不僅僅是潘鳳,就連耿武在內就有數人怒視那人。
只見潘鳳大步上前,一把抓住那人衣襟,厲聲道:“李歷,那公孫瓚都已經打到你家門口了,你居然說還怕得罪公孫瓚,我看你是不是想向公孫瓚投誠?”
李歷被潘鳳模樣嚇到,顫聲道:“潘將軍,我不是這個意思。”
潘鳳冷哼了一聲:“最好是這樣,否則,我潘鳳決定饒不了你。”
潘鳳這時走到韓馥面前道:“大人,給我十萬兵馬,我可以擋住那公孫瓚。”
潘鳳說的是十萬兵馬可以擋住公孫瓚而並非擊敗公孫瓚,可見在潘鳳心中對於公孫瓚也是十分忌憚的,絕不是像表面上的那麼輕鬆。
韓馥望著自己麾下第一大將的面容,嘆聲道:“那公孫瓚能夠以兩萬兵馬擊敗三十萬黃巾,覺不可小視,十萬兵馬可夠。”
潘鳳道:“大人放心,我定將那公孫瓚阻在安平郡之北,不讓他南下一步。”
韓馥正要答應,只見又有一人出聲道:“潘將軍若是離開鄴城北上阻擋公孫瓚,那那麴義應該如何對付?若是麴義趁潘將軍不在,領兵殺到鄴城那該如何是好?”
聽了這人的話,潘鳳雙拳緊握,青筋暴怒,顯示著潘鳳此時的心情。而韓馥一提到麴義,也是一改平時性子,怒道:“那麴義枉我平日裡對他不薄,他居然敢反叛於我。”
隨後韓馥話音一轉,說道:“關別駕所說亦有道理,這麴義必須得想辦法解決潘將軍才能安心北上,不然後方不穩潘將軍又如何與那公孫瓚作戰。”
那說話之人正是韓馥手下別駕關純。(史書中對關純亦有記載,不過史書之中記載之人名叫閔純,但可以推斷出演義之中的關純與史書中的閔純乃是同一人,而演義中的關字有可能是因為關的繁體字與閔的繁體字相似之故而造成的錯誤之處,本書採用演義中的說法,以後都做關純。)
而此時韓馥也充滿希冀的看向關純:“關別駕可有主意對付這麴義?”
關純道:“主公無需憂心,我冀州有著五六百萬的人口,隨時可以拉出來幾十萬的大軍,這公孫瓚現在雖說已經攻下了中山國與河間郡,但這不過是因為他打了我等一個措手不及而已,只要我軍有所準備,絕對能讓那公孫瓚寸步不能南下。”
緩了緩,關純又道:“至於韓馥,主公無需擔心,那韓馥叛逃,早已不得人心,就算潘將軍北上對付公孫瓚,諒那麴義也不敢有什麼動作,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對付公孫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