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出兵,三國之召喚傳說,段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孫瓚看著麾下嚴、單經、關靖等人爭論不休,自身也是沉默不語。
而公孫瓚此時看向身旁的幾人,只見宗澤、裴邃、洪承疇三人都是氣定神閒,毫無擔憂之相。當即問道:“不知幾位認為這次我軍是出兵還是不出兵救援青州?”
宗澤、裴邃與洪承疇三人互相對視一眼,只見裴邃說道:“那不知主公是如何想法?”
公孫瓚道:“這黃巾攻打渤海,禍亂蒼生,我輩之人自然當仁不讓應當出兵剿滅,可是那袁紹素來與我不和,雖說這次他派人來想我求援,可是我擔心這袁本初這次是迫不得已來想我求援,但是恐怕圖謀不軌。”
而聽了公孫瓚的話,卻是洪承疇接話道:“主公若是如此想法,那恐怕也太小看袁本初此人了。”
公孫瓚聞言詫異道:“還請彥演為吾解惑。”彥演正是洪承疇的字。
洪承疇道:“袁紹此人出身汝南袁氏,袁家四世三公,門生遍佈天下,遠的不說,那冀州牧韓馥便是袁氏門生。袁紹本是袁逢之子,卻是庶出,之後過繼於袁成一房。但這袁紹能在今日擔任渤海太守一職,卻非完全是汝南袁氏之功。要知道,那袁氏勢力在汝南最為勢大,但袁紹卻能在青州渤海擔任太守一職,雖說有汝南袁氏的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這袁紹本身能力不凡。”
洪承疇緩了緩又道:“正因如此,當初酸棗十八路諸侯會盟才會推選袁紹為盟主,要知道,若是論起汝南袁氏,當時還有袁術這個汝南袁氏的嫡子在。若是袁紹沒有一點能力,他又怎能擔任這諸侯聯軍盟主。”
在古代,嫡子與庶子的地位是有著很大的差別的。而袁紹能以庶子身份力壓身為嫡子的袁術,他自身的能力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洪承疇又道:“這袁紹能有如今成就,又怎會是一個鼠目寸光的小人,因此,主公的擔心著實有些多餘了。”
公孫瓚道:“那以彥演的意思是??????”
洪承疇道:“這青州黃巾如今攻打渤海並非主公與袁紹之間的私事。自此黃巾張角被平定之後還沒有黃巾膽敢攻城掠地,而如今這青州黃巾卻明目張膽的攻打渤海,那實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天下英雄自當群起而攻之。若是主公因與袁紹的一點點私怨而不出兵援救青州,那恐怕會遭到天下人的恥笑。”
此時裴邃亦是說道:“而且,主公出兵並非是為了袁紹,而是為了渤海百姓不遭到那黃巾之禍。主公若是出兵,天下人皆會敬仰主公,而若是主公不出兵,恐怕天下人都會唾罵主公。”
裴邃說完便不再言語,作為一名謀士,他與洪承疇都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一切,接下來就是作為主公的公孫瓚應該考慮的事了,不過,作為自己認可的主公,裴邃相信公孫瓚是不會作出讓自己失望的選擇的。
公孫瓚聽了洪承疇與裴邃二人的話,沉默不語,似在沉思。而過了一會,公孫瓚站起身來,高大的身軀彷彿山嶽一般。
而隨著公孫瓚的起身,屋中所有人都是靜下來了。他們知道,公孫瓚才是他們的主公,他們的話並不能決定此次是否救援青州,而公孫瓚的決定才是真正的決定。
公孫瓚望著座下文武一眼,道:“本將軍決定了,即刻出兵渤海。”
公孫續、嚴綱、單經等人皆是道:“末將遵命。”
公孫瓚望著麾下一眾文武的表現,心中感到非常滿意,道:“本將軍決定出兵兩萬救援青州。其中騎兵五千千人,步卒一萬五千人。單經、嚴綱、田楷、鄒丹、洪承疇、裴邃隨我出征。其餘人等鎮守右北平,不得有誤。”
公孫瓚麾下一直在招募兵馬,如今公孫瓚麾下已有接近三萬大軍,其中騎兵就有八千之眾。
單經、嚴綱、田楷、鄒丹、洪承疇、裴邃六人包括其麾下皆是道:“遵命。”
而公孫續亦是在其中,他明白,既然公孫瓚要帶五千騎兵,那其中必有三千白馬義從,而自己身為白馬義從三名軍司馬之一必定是隨公孫瓚救援渤海的,而公孫續也早想見識一下這洪秀全三人究竟有什麼本事膽敢攻打渤海。
之後公孫續便回到軍營便集結麾下的一千白馬義從通知即將出發援救青州之事。
而當集結了一千白馬義從之後,公孫續望著屬於自己的這一千白馬義從那是一個志得意滿,他相信,自己麾下的這一千白馬義從若是對上另外的兩千白馬義從,雖說因為人數的因素會落敗,但是公孫續相信自己麾下的這一千若是單對單,面對其餘的那兩千白馬義從,絕對可以力壓一籌。這其中的原因便是因為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