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女真,禽獸也,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謀,文韜武略皆天下第一流人物,更是有一副英雄肝膽,眼中不容一粒沙子;只恨陸謙命薄,前遭無緣得遇先是。今承垂愛,真是歡喜莫名,敢邀同往請教。”
許貫忠笑了,這齊王真是迫不及待,但也感激陸謙這份求賢若渴之心,當下應著:“小可此來便是欲投效麾下。大王英武絕明,貫忠願敬附驥尾。”
“如此,先生可有教我?”陸謙很想聽一聽許貫忠這個‘局外人’對現下局面的看法。而且,那古時候大才相投,不都需要先來一番驚人之談麼。
“貫忠聽聞大王欲南下揚州也。這般,便敢請大王亦北取滄州也。”
許貫忠果然是叫人驚訝,滄州?陸謙想都沒想。當下說道:“先生請講。”
“大王眼觀天下,必知曉天下地理。那滄州北地的小南河寨、雙港寨與泥沽寨,對岸便是北遼之地。”
“那遼軍在戰陣上連戰連敗,今年如勢不復起,則恐大局難挽也。可天滅契丹,今歲遼境內諸路大飢,乾、顯等州鬥粟直數縑,民食樹皮,至人相食。東路諸州,到處生出起義。漢兒安生兒、張高兒聚眾十數萬人,饑民群起響應。安生兒在龍化州(今哲里木盟八仙筒一帶)與耶律馬哥等戰敗而沒。張高兒率則眾轉戰至懿州(遼寧阜新塔塔營子),與霍六哥起義匯合。實力復起。”
許貫忠眼睛閃閃有神,“今日大王中原未定,北復幽燕則遠也。然可未雨綢繆。納北遼漢兒,收難民之青壯,編製成軍;取內中人傑,為我己用。則遼地南京路盡在我目中也。”雖然幽燕十六州被契丹統治依舊,可北地漢兒貴族之家從未斷絕。其治下之士子雖染胡風,卻又有詩書教化,當可用之。
“且貫忠素聞梁山軍錢糧豐厚,撫卹優厚,耗費極高。然北地難民也,孤苦無依,悽然離鄉,得一飯飽則心滿意足。安復索要寬待厚祿?北地健兒,亦當可征戰。”這般雖非長久之事,卻當可為梁山軍減少一些損耗。
“更重者,大王取滄州,則可叫遼人知曉我大齊名號。今後時日,遼金兩國必緊張備戰,軍糧兵甲皆為其必備之物。而遼國冶鐵要地便就是遼東,彼處現今已失於女真之手。貫忠曾與盧將軍、郭中丞詳談,據二人口露,我軍之兵甲錢糧頗豐。既如此,何不以之易遼人之戰馬?”
梁山軍實在務必要始終抱著女真人來交換。遼國的戰馬豈不更多?
“貫忠曾經北出界河,遊歷彼處南京、東京之地。契丹見過,女真亦有接觸。前者雖是左衽,但尊孔書儒,漢化久也,彬彬不異中華;後者卻直若山間之野獸,野性未伏,實蠻夷也。
以貫忠之見,彼輩若破了北遼,則必南下犯我中原。”山間禽獸麼,不實吃到痛處,他們是不會張記性的。
許貫忠早先也曾經以為女真只是打了遼國一措手不及,就如當年的西夏党項一般,然阿骨打起兵反遼,已近三載。遼國這一實力明明強國女真無數倍的巨人,卻如深陷泥潭,根本動彈不了自己龐大的身軀。只能用一根手指來抵擋女真的侵蝕,以至於大腿都被生生砍掉一截。
如此,許貫忠心中有一番明悟,這遼國恐是不成也。
但他又不能明明白白的這般說來,因為世人恐多不是這麼看。他也擔憂陸謙一樣的輕視女真。於是欲用滄州介面遼地,納北地難民為己用,這般便可叫梁山軍知曉遼金戰爭的一舉一動,更積少成多,一點點體會到女真人的兇殘、野蠻與厲害。卻哪裡知道自己這番言語與陸謙是不謀而合。
契丹在陸王爺眼中只是冢中枯骨,而女真才是一頭能要命的餓狼。
“先生以為女真方是我中原大害。取滄州,瀕臨遼地,納北地難民,收為己用,與遼國互貿,強壯我身,且遼金之戰可悉數洞察於我文武面前……,此策大好。我亦覺那女真始終為我中原大害也。”陸謙拍手給與肯定。
許貫忠心中殺那見彷彿開了一朵花。良臣擇明主而仕,君臣相得是怎樣感覺,他算有了體會。
“英明莫過於大王!”
……
推薦新書——穿越上下五千年
看名字大家就該知道是什麼型別的,歷史無限流,但寫的還可以。喜歡這類的,可以去看。這可是高武的世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