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殺人一時爽,事後……,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都已經建元,都已經有年號了。除了那個不文不類的‘聖公’與皇帝不同,他這跟登基稱帝有何區分?

還有河東的田虎,佔據了威勝州和半個隆德府,以及半個汾州,正向南謀取晉州,向北謀取太原,為禍不小。若是西軍大軍入關,當先分出一支兵馬剿殺此賊,好安定後方。

再有荊湖北路的王慶,兵鋒北向南陽,東攻襄陽,西進夔州,南下江陵。也是一大禍患。縱然不如梁山泊這般威脅來的劇烈,可打南陽向北,那就能一路殺奔河洛。

最後是江南的方臘,兩浙路都被彼輩人席捲,匪患不下數十萬。日後即便能恢復秩序,也難再獲取眾多如先前那般的錢糧稅賦了。

整個來看,大宋朝都已經根基動盪,搖搖欲墜也。朝廷很需要時間的。

對比這等大事,陸謙求娶一帝姬為王妃,倒是一件小事了。雖然這事不可能成。

只是二人卻又知道,如此黑鍋是誰都不敢背的。

“恩相明見。賊我之間,最善之舉便是不戰不和。”來一次心有靈犀的默契戰。

童貫心頭卻憋了一個大疙瘩,都要喘不過起來。天下事局變得太快、太快,眨眼之間,繁花似錦的大宋朝,怎的就一片飄零了?

童貫滿臉的黯然之色,要說對大宋的忠誠,這老閹還真有幾分。因為他所有的全是都是依附於趙氏皇權,而趙氏皇權在他眼中就是大宋。

趙良嗣也心中黯然,自己,真的走了眼了麼?

可不管怎麼說,他還是迅速根據童貫的意思草擬了一封文書,由快馬送遞東京。

陸謙回到了鄆城,沒做多停留,便徑直向東平府而去。身後的濟州由晁蓋坐鎮,後者的官職也正式被任命為濟州太守。他覺得這知府的名號不好聽,一律該府為州,稱呼太守;知縣也變縣令。而至於府,僅留少許地方,長官名號也稱為府尹。兵馬使由張順領銜,卻並不駐紮濟州城中,而是屯駐於梁山泊。

八百里梁山泊總是陸謙抵擋宋軍的一座天然堡壘。

虧得當初他已經叫人在大寨做好了萬全準備,以防陸地決戰,這梁山大寨就是牽制宋軍的第一法寶。如今只是撤退一些陸戰兵力,統兵將領由徐寧變為張順。而這兵馬使就可以看做是老趙家的兵馬都監。

東平府改為濟南府,可以說是梁山泊西端的軍政中心,由徐寧坐鎮,號濟南留守,本府兵馬使為唐斌。

在大軍從濮州撤退的時候,陸謙就向手下諸將透出一些口信。對於變卦的原由,陸謙說的很直白——他捨不得將半個京東兩路的地盤讓出去。

要知道現今的淄青大都督府下轄,可是囊括了除緊挨著京畿路的興仁府和應天府兩地之外的所有州府。同時還拿下了淮南東路的海州與河北東路的棣州。

那濮州、廣濟軍、東昌府都在梁山泊的版圖內。此三州府,陸謙不可惜。但是徐州呢?淮陽軍呢?海州呢?更甚是濟州、兗州……

陸謙是真捨不得。

不要說陸謙捨不得,就是林沖、魯智深等將聽了,也都捨不得。別的不說,就一個濟州府,該當怎麼辦?

若是按照原定計劃把此地放給宋軍,以東京城的錢財之力,很快就能在八百里水泊中建起一支規模不小的艦隊。再把陸謙他們留下的梁山大寨修整一番,屯駐個上萬水陸兵馬,到戰事再起時,難受的就該是他們了。

更不要說梁山泊乃陸謙他們的‘龍興之地’,怎麼能丟了呢?文藝點說,這八百里水泊和其中的梁山島嶼上,留下了他們多少美好的記憶與快樂啊,怎麼能讓給宋室呢?

於是。當已經身在益都的宗澤、聞煥章他們知曉這一變化的時候,這梁山泊一干人等已經在興致高漲的討論陸謙稱什麼王了。

宗澤簡直要吐血。

如此大計,可謂‘國本’,豈能輕易變動?要知道這麼多天了,梁山泊都還沒在徐州等地真正的設官建衙。

原因就在於它們是計劃中的放棄之地。

但是現在,一遭變了。

“汝霖兄不準備進言?”聞煥章在一旁始終觀看著宗澤表情的變化。他也被這變化嚇了一跳,但很快就接受了。

宗澤苦笑一聲:“賢弟取笑了。這面上的虛套,多它不多;少它不少。趙宋與我梁山泊終究要一決雌雄。”先前那一套策略是更加的給宋室保留顏面,因為誰也沒有料到,大決戰會勝的如此明快、利索。

如今再看時局變幻,先前的定策就未免太給宋室臉面了。

梁山泊與趙氏可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