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場交易,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苦澀的待在東平府,看著聞煥章遞給他的這份文書,哭喪著一副臉。自己還是不是陸謙的便宜丈人了?哪有把老丈人往火坑裡推得啊。這文書若是叫童貫看了,還不大怒之下把自己砍成肉泥啊。這所謂的交易也太大了。

這第二就是陸謙要轉回頭來好好地看一看濮州。

就在林沖帶領騎兵瘋狂的搶進天駟監的時候,阮小二也收到了陸謙的最新軍令。他們要正式對本子的佐渡島進行試探,同時全力以赴的增強水師規模。

這兩個命令簡直就是在給出一個預示,他很快就要出動水師去進攻了棒子的耽羅郡。因為中日之間海路長遠,至少對於這個時代言,從山東海路直通日本是不現實的。甚至就算佔據了耽羅郡,也就是後世的濟州島,現下的耽羅島,想要下一步佔據佐渡島都是難上加難。

因為從耽羅島直通佐渡島的海路足足超過了兩千裡,這途中還有對馬群島和隱岐群島,再之後才是佐渡島。

那對馬群島上的主人現在是阿比留氏,後世的對馬宗家如今還沒見到蹤影。陸謙對日本的歷史更是狗屁不通,能記得對馬宗家也是因為這個名號在中日朝數百年後的歷史上,不斷的怒刷存在感的緣由。比如說蒙古東征日本之際(史稱“文永之役”),對馬島首當其衝。宗氏當主宗助國率領手下80餘騎衝向正在登陸的4萬餘蒙古高麗聯軍,此舉無異於螳臂當車,想必他們定已做好全部戰死的打算了,在小茂田濱戰死,那對馬島上幾百年後還保留有宗助國的身體塚與首級塚。而蒙古軍第二次東征(史稱“弘安之役”)時,其子宗盛明又率軍抵抗蒙古、高麗聯軍的進攻,多有戰功。再有那萬曆三大徵裡的朝鮮之役,也有對馬宗氏的身影。這般才叫陸謙有了點印象在,而至於那什麼阿比留氏,他就是聞所未聞了。

對馬群島與耽羅島之間不下四百里遠,對馬島與隱岐群島見的距離不下七百里,隱岐群島乃是日本出了名的的流放之島,與佐渡島此刻的身份相同,兩者間的海距更是不小千裡。

只靠梁山泊現下的水軍,如此長遠的海路,顯然是無法照顧的面面俱到的。更重要的是,陸謙還不能向手下頭領重臣們直接言明則個,自己乃是奔著佐渡島的金銀礦去的。後者乃是一座真正的海上金銀島。

那樣,非被林沖、魯智深他們看做癔症了不可。

陸謙對此的解釋只有一個,那便是以島嶼為基地,隔絕高麗、日本,劫掠高麗、日本之錢糧,以補自身之虛。

這個理由是滿分的。

如今之國人雖然對遼國鄭重萬分,但對高麗與日本卻絲毫不放在眼中。那日本此刻也還是中國本本分分的小弟,還沒想著在老大哥身上討便宜。

陸謙這般解釋說服了手下全部,還有一重要原因是,他先前制定的割據計劃,那轄地只是小小的膠東,才四州之地,如何能養的了數萬軍丁?那外補就成了必須的選擇。與趙宋自不能再動刀子割肉,與方臘的貿易也前途未卜,如此搶掠高麗與日本就成了一個很可行的選擇。

兩國雖然都是小國,卻也立國數百年,其內積累必是不少。以兩國之力,足可養梁山之兵馬。而至於這麼做對於高麗和日本公平不公平,呵呵,那在座人等誰還去想這個。

過去的時間裡,梁山泊派來的人手被柴氏帶入海貿門檻,也抵到過高麗,但對日本就十分陌生了。只是聽登萊的海商說,那高麗南端對著的便是日本的貿易重地長崎。高麗與日本之間自也有貿易,只是途徑相對單一,都是經那對馬島做中轉。

一些登萊的海商也曾經透過朝鮮中轉,去到日本。只是這行船數量有限,比起通日海路更是方便的江南來,北地海商與日本的聯絡是大大不如的。

所以,梁山泊與方臘是真的不能短缺聯絡。現在的方聖公手中不僅有梁山泊急需的錢糧,還有大量的海船與海上水手。當然,相比來方臘更是焦急,拿下了杭州之後,便進軍明州。後者便是後世的寧波,如今匯聚著大量海商和造船廠。

這目的便是儘快湊夠梁山所要的物質,足夠的造船師傅,足夠的水手,足夠的木料,甚至是足夠的海船,那些海商大戶看到摩尼教義軍殺奔明州,他們自己固然可以乘船跑掉,但他們絕不會帶走全部水手和造船師傅,更不會帶走全部的木料。

第一批交易額為一萬武備,別以為這個數字不多,這可是能裝備一萬人所需要的戰甲與兵器,包括三千鐵甲在內的一萬副戰甲,一千面長短牌,一千具神臂弓,一萬杆長槍、掉刀、長斧、狼牙棒等重兵器,一萬柄戰刀、鐵劍、手錘、短斧等,以及七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