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五章 陸謙自省,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想中的保甲制。能軍能民,最是經濟划算。

但也不是把所有的人都給編進去,那樣的話誰來跟女真大爺們種地啊。

花榮人到了瀋州,第一個做的就是分兵一支監視瀋州城,而後就是掃蕩鄉野。內裡的女真人、渤海人以及漢人、契丹人中的猛安謀克一類,及他們的家眷,全被提溜了出來。

這下可就是廁所裡撂炸彈,激起公憤了。

不止瀋州駐軍和城內的大小官僚們義憤填膺,就是吳乞買也受不了了。合著叫齊軍在外禍害,大金還能指望著把人口轉移到混同江麼?

從白山黑水的深山老林中衝出來,短短數年裡,女真人已經品嚐到了當地主老爺的滋味。就像後世拿下了東北的八旗一樣,八旗大爺雖還不能徹底的脫離勞動,可有著手下的包衣奴才搭手,那日子過的可甚是滋潤的。

再叫他們回到昔日裡漁獵而生的日子,看有幾個人能適應?

不是哪一個團體都能跟兔共那樣叫著“大不了老子重回山上打游擊”的。

女真人現在很注重人口的,每一個人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若不是如此,阿骨打現在就可以引著大軍回混同江了。

而想要大規模的向北遷移人口,唯一的辦法就是猛安謀剋制。靠著猛安謀剋制,約束百姓,逼著渤海人、契丹人、漢人不得不北上。因為這個制度比王安石當初設想的保甲制更具有動員力!

處在這個制度內的底層大眾,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喪失了人的獨立性。但它即便是一個枷鎖,對於統治者來說那也是一個好用的枷鎖。沒有了這個枷鎖,底層大眾就是一片散沙,如何還能組織遷移?

吳乞買也不能違背眾人之意,何況他也清楚自己必須出城,不然軍民士氣都丁點不剩了。

結果對於女真步甲,鷹揚軍根本不予他們纏鬥,步兵的兩條腿如何能跑得過戰馬的四條腿?

金軍出城南,他們就殺去城北;金軍出城東,他們就奔城西去。

吳乞買又不敢分兵而進,瀋州兵馬實力本就弱於鷹揚軍,又因為隨行的遼陽府之移民,相當一部分兵力被部署到城北的營壘群中。後者是專門用來安置遷移百姓的地方,緊挨著瀋州北城城牆,由一大三小四個營壘組成,現如今內裡有四五千百姓居住,至少有三千女真步甲守衛。

這般情況下,吳乞買根本不敢叫他手中的機動力量離城過遠。

城外的村落和田畝、河流、水窪都能成為阻礙他們的障礙,而一旦步甲陣列鬆動,你看鷹揚軍會不會如餓狼一樣撲上?

無奈何,吳乞買就只能以步軍做後盾,讓趨於劣勢的馬軍做短途出擊,儘可能的“拯救”城外民眾。

然後瀋州城外就又出現了現下的這一幕!

上千鷹揚軍騎兵眼睛裡就像沒看到被金兵掩護的數百土著居民一樣,不聞不顧的,策馬疾馳,兵鋒直指金軍騎兵。

後者兵力鏘鏘只及鷹揚軍的一半,且素質又有不及,如何是他們的敵手。一個照面裡就被殺的抱頭而竄,但是那流著鮮血的戰場上,被殃及的瀋州本地百姓,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廝殺中。

一直以來,齊軍對於遼東漢兒都沒有表露出任何的敵視敵意,至少在傳聞中沒有,便是這幾天他們在外頭使勁的造,也只是對付女真人、渤海人狠辣,對於普通的漢人百姓,且是挺照顧的。

但是現在又作何解?疾馳的戰馬撞到百姓,馬蹄在身軀上踏過,可不見他們有絲毫的遲疑啊。

這一幕出現在了瀋州軍民眼中,很快就能傳遍整個城市,之後即便鷹揚軍離開了,就看那城內的百姓和遼陽府來的移民們還敢不敢上路?

性命關天的事兒,可不容馬虎。更不要說漢人本就不願意背井離鄉的跑去那千里之外的混同江。

花榮看著對面的金軍,眼睛裡全是殺意。他可是很清楚吳乞買的地位的。

若是能殺了這個人,他也就不枉走遼東一遭了。

至於那些被殃及的百姓平民,花容卻也無有憐惜。多年征戰,他那顆心早就硬邦邦的了。

此番進軍遼東,皇帝是怎麼說的?這遼陽府城內的百姓工匠,是一個也不能被女真蠻子給帶回老巢。

陸謙說的是不能被帶回,卻沒說一定要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這當中的意思差的可比天與地。

花容現在看似心狠手辣,實則是殺雞駭猴,是為了警醒他們。從整體上講,花容只是在救更多的人的性命。

用最少的流血。

這甚至可被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