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四十九章 大藝術家的替罪羔羊,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太得心應手了。以自己的獧薄巧佞之資,濟大藝術家的驕奢淫佚之志,做一個奸相權相可遠比做甚個青史留名的賢臣更輕鬆多了。
或許那個時候他就已經為自己埋下了今日之禍。
趙佶未嘗不是不知道他的奸猾,屢罷屢起,且擇與他不合者共同執政就可見一番。只是趙佶實不願意放棄蔡京這麼個得心應手的人罷了,就因為其巧足以逢君,而濟君之妄圖。
“老夫與官家相交相知,從不會將他看成是一愚笨之人,明君英主與聰明不聰明可不相搭,隋煬帝不聰明嗎?非也。”
所以他全蔡攸就待在府中安心等死即可。“你若不信,自己去做就是。”
別看外頭沸反盈天,但錦官城內,蔡京相信大藝術家且是能把握得住局面的。
蔡攸心裡涼巴巴的,他還以為自己給自家留了一條後路,能庇廕在青城山中,雖然權勢功利再也沒有半絲兒,卻好歹能全家留下性命來。等到風頭消褪了,他們一家人再轉到大理去就是。
那陸齊藉著趙桓對大理髮難,本來蔡攸還沒看個清明,但在得知鐘相、王慶二賊引兵殺入大理,他方才恍然大悟——這是陸齊在藉機討滅大理,號給手下的小弟一個安身之地。
可現在,現在……
“父親,難道你我真的……,真的再無一點生機?那為何三弟他們能……”
蔡攸想到了蔡翛、蔡絛他們,蔡京次子早卒。都是父親的兒子,憑甚他們能活,自己卻註定沒命?
蔡京聽了哈哈大笑,“痴兒,痴兒。你是何等職務?翛兒、絛兒、鞗兒和修兒他們又是何等職務?”
這話說的並不直白,再直白的說來,那就是你身上罪責有幾何,名聲是多麼的臭不可聞,你兄弟們又罪有幾何,又名聲如何?
蔡攸聽懂了。怪不得蔡翛以秘書丞為起點,可在西遷洛陽後,卻慢慢的退出了政治舞臺。那餘下的老四老五他們就更不須多說了。而反觀那時的蔡攸,首倡遷都西京,便正兒八經的走上了政治舞臺的中心,先是宣和殿學士,後為宣和殿大學士,轉眼又被提拔為任開府儀同三司、鎮海軍節度使、太子少保。
那時候的他想退也已經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