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二章 關勝栽了,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聞探馬來報,前軍陷入城中廝殺,為宋軍圍困,當即就急提兵來救。
兩軍前後間隔並不見遠,自然不是片刻之間就已經趕到,卻也不遲緩。
崔埜部下的兵馬潮水般衝下來,那宋軍兵力並不比他差,可一則在於他們先包圍了文仲容部,二是這些兵丁本就不如守備軍精煉。一時半會兒就被衝得七零八落。
領兵之人乃是石守信的八代孫,名叫石猛。見了大驚,正待整頓,崔埜已挾風殺到。
石猛手舞鐵錐槍,上前交戰,亂軍中正遇著崔埜。
那別看與崔埜武藝相當的文仲容在關勝手下只十合就支撐不住,可他們這等武藝放在尋常戰將當中也是不差的。石猛名字中一個猛字,手上本領卻一般,戰無十回合,就抵擋不住,回馬便走。
崔埜麾軍掩殺,殺得城外宋軍抱頭逃竄。這崔埜便又分兵兩路去搶南北城門,自己再引軍於東門立下陣腳,接應城內敗兵。
那關勝在城內先是見梁山軍主將遭擒後,猶自在低階軍官的組織下,拼死奮戰。沒有一併棄械投降,也沒有一鬨向著城門殺將去。心中正在稱讚,忽聞城外的大軍被梁山軍後續兵馬殺到,一擊而潰。驟然劇變下他也是大驚失色,直欲整頓兵馬,看守住城池。
就見一面崔字將旗,率領著大批的梁山軍,復滾滾殺入城鄭
關勝急令心腹引二百刀斧手,連斬下三十餘顆人頭,方才把宋軍潰散止住。可是對面的梁山軍如烏雲湧動,鼓氣而來。
當先崔埜揮舞大刀,威若神,所到之處,血光飛濺,叫一應宋軍是望風而靡。
這人武藝比之關勝是大不如,可對付起散亂無秩序的兵來,卻是無往而不勝。
關勝急急調遣人馬上前廝殺。
城內道路狹窄,一時間崔埜亦不能督梁山軍取勝。恰在這時候,不防兩翼殺聲忽起,兩彪軍馬突出,卻是早前被崔埜遣派去搶佔南北兩門的軍士也。
此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宋軍至此全亂也。
關勝心中好不懊惱,自嘆自己恁地命衰。旁邊文仲容見了大喜,忙進言:“事已至此,哥哥還不就此歸順了大王?他素來愛哥哥人才,聞哥哥歸順,定會大喜。且此番一來,日後我等兄弟也能團聚。一發併力為大王效勞,重振中原,鼎立九州,贏得身前身後功名,亦不枉負今身所學。”
文仲容一番話情真意切,可關勝只置若罔聞。把手一揮,叫親兵散開來,道:“你且去吧。”事已至此,還有甚個好的?
叫他投降那是不可能的。而梁山軍的這點兵力,亦不能真將他留在東明縣城。
只是關勝不知道,真正要他命的不是來自戰場上的刀劍,而是自己人從背後刺來的匕首。
他在城外收攏敗兵,半日得兩三千人,不敢久留,急忙折返回東京城。卻不知道那石猛早就逃入東京也,向留守李藝稟明敗仗,唬的後者兩腿顫顫發抖。
這梁山軍真的殺奔了東明縣,即就是,這戰鬥就此時正式的打響了。關勝是他手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如此還就擺在了文仲容、崔埜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手中,直叫李藝膽子都沒了。
劉豫很是瞭解李藝,這種人不只沒本事,膽,更是屬烏龜的。膽怕事,稍微有不對,就只會縮在老巢。事實上李藝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當即把事情甩給了劉豫,接著就告病,縮在留守司後宅不動彈了。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莫不是以為自己不接觸到軍報,那戰事就停止了麼?還是心中另有他意?
大權獨攬的劉豫在關勝引著敗兵返回東京城的當日,便在留守司裡誘捕了他。而名義上卻還是李藝的手筆,畢竟事發地是留守司。
當時劉豫正坐公廳,左右兩行,排列狼虎一般公人七八十個,把關勝當庭拿下。再傳來人證,卻是關勝左右的一親兵,告關勝私通梁山賊,放縱賊將文仲容。
此言論一出,兀自怒髮衝冠的關勝也不再掙扎了。雖他與文仲容有舊日的情分在,但戰場上私自放縱,確是有罪。
劉豫就此把關勝問罪,打入大牢。而後回稟了李藝,後者先是驚愕,後自是一概允了。
到了這個時候,劉家人才真正鬆了一口氣。沒有了關勝撐腰,李藝就是個廢物。而沒有了二饒掣肘,整個東京城就都是劉家人了算。
待到梁山大軍抵到,正好翻手賣了去。
“那關勝與梁山軍多位將官有舊,聽聞陸王亦於他多有賞識。只這廝是個不識抬舉的,我劉家卻也無須與他生出間隙。且吩咐下去,叫人好生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